莒县羊肉汤可以算是
制作莒县大饼的原料很简单,小麦面粉和水即可。制作设备也很简单,仅仅需要几口平底大锅,擀面杖和案板。但是想要做出一张好吃的大饼,并不是这么简单……
走进位于文心路的大饼房,老师傅迟凤衡正在做准备工作。“咱们这大饼很卫生, 一点添加剂也没有。”迟师傅一边揉着面团一边说道,不一会一大块面团就被用手揉的光滑均匀。一个面团大约在4斤左右,擀面杖在迟师傅手中变得十分听话,左一下,右一下,转一圈,一张大饼几乎看到了它的形状,压好的面团会变成直径约50厘米、厚约2厘米的面饼,用手指在面饼上不均匀的摁下花纹,再在面饼一圈压一个饼边,就可以放进烙饼机里了。
制作莒县大饼的案板与普通面板不一样,在这个案板上有一根可以用一只手操作、来回滚动的铁擀面杖,每次老师傅迟凤衡就这样用全身力气将一张一张的面饼压好的。“每天要凌晨三四点钟起床,一天要制作六七十张大饼,在三百来斤左右。”
放进烙锅的面饼要用专用器具均匀的戳上小窟窿,以保证面饼受热和散热的均匀,然后盖上锅盖,这莒县大饼的第一步就完成了。十五分钟过后,面饼的第一面就烙好了,迟凤衡用铁钩熟练地将面饼翻个、转圈,烙好的这面面饼上,已经呈现出淡淡的焦黄色花纹,加上阵阵散发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制作大饼不仅要控制好力道,还要控制好烙烤大饼的火候,确定它的温度维持在150°左右,烤的整张外皮金黄光亮,以此保证它的酥香可口。”迟凤衡告诉记者。
刚烙好的大饼从烙锅中取出,散发出阵阵原始的麦香。也正是因为有了莒县羊汤的衬托,大饼在纯白香醇羊汤里,成为天造地设的“一对”,大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当然,单吃大饼也十分可口,外层皮金黄且硬,内瓤松软,十几层的面皮更是愈嚼愈香,老少皆宜,得众人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