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川,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山东省眼科医师协会理事、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近视手术带教指导专家、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山东省区屈光学组组长。但她更喜欢这样介绍自己——一位眼科医生。
1989年,她心怀希波克拉底誓言,毅然加入医生这个救死扶伤的行列,从医三十余载,10000多个日日夜夜,她始终坚守眼科事业,用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精研业务演绎“睛彩”,以无私的爱心奉献守护人们的清晰视界。
作为屈光学科领头雁,刘云川见证了近视手术的发展,慕名而来找她做手术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她表示,一般来说,高度近视的定义是600度以上,超高度是1000度以上,而刘云川的病人中,1500度甚至2000多度的也是屡见不鲜,“对超高度的患者来说,框架眼镜镜片非常厚、非常不舒服,看东西严重变形。不仅如此,他们的戴镜视力也很差,甚至不到0.3,生活质量很差。有的人找不到工作,有的即使找到了工作也胜任不了,有的甚至对象也找不到,说实话,很多高度近视眼患者觉得自己是受歧视的。”刘云川说。
有着丰富近视手术经验的刘云川多次受邀出席国内外眼科学学术论坛并作精彩发言,从医以来,经她手术的近视患者高达数万例,于这些患者而言,刘云川院长就像一位程序员,用精湛医术修复视力bug,“看过太多因近视问题而焦虑的患者,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让大家摆脱眼镜重享清晰”。刘云川说。
曾经有一位来自青海的超高度近视患者马先生,据马先生本人介绍,自己有1700多度的近视,因为特殊的视力情况,让他无法配到合适的眼镜,在当地多家医院做过近视手术的检查,但是医生说度数太高做不了,这让马先生一家人一度失去信心。后经亲戚介绍,慕名找到刘云川院长治疗。
经详细检查,确诊为“超高度近视合并500度大散光+圆锥角膜”的情况,结合马先生的视力状况和眼部状况,刘云川先后为患者实施了角膜交联术和TICL晶体植入术。术后第一天视力达到0.8,远超术前0.2的最佳矫正视力。术后马先生来院复查,更是将一面锦旗亲手送到院长刘云川手里,激动地连声道谢。
类似这样的复杂病例有很多,在刘云川的精准治疗下,患者都非常满意,为眼科医生这份热爱的事业,她坚守了三十余年。她说:“每个患者找到我,都是对我的信任,我必定全力以赴!”
临床、科研、带教……她的身份始终在不停切换,繁琐又不断重复的工作没有让刘云川感到一丝一毫的反感。相反,从她的谈吐她的笑容中,看到了她对眼科事业的热爱。从医三十多年来,她不仅坚持为患者治病,更投身眼科建设,抓人才培养,带教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手术医生。刘云川说,她要让更多病人受益,必须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医生!只有学生不断进步,这样才有学科的希望。因此这么多年,无论是带教学生,还是指导后生、晚辈,她总是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