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明礼立志、崇德向善”, 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近日,淄川区充分发挥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为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和大学新生举办了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入学升学礼”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入学升学礼”活动54场,全区累计300余名小学一年级新生、253名大学新生、1200余名家长及市民参加了活动。
上好第一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第一步”,尤为关键。活动现场,村居领导、父老乡亲纷纷寄语孩子。刚考上大学的哥哥姐姐们也纷纷现身说法,教授经验,让孩子们在充满仪式感的入学礼里,上好入学“第一课”,开启幸福的学习之旅。
“举行这个仪式非常有必要,希望孩子们能在感恩中成长,在学文化的同时,还要明事理、辨是非。”张浩家长说到。
铭记父母恩
十年寒窗苦读,倾注的不止学子的汗水,还有父母在背后默默付出,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精神上义无反顾的支持,爱子成才,父母居功至伟。
“疫情期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复习,感谢爸爸妈妈给我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你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陪着我尝遍酸甜苦辣,用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呵护着我……”在双杨镇月庄村升学礼上,考取厦门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孟君灵动情地说。
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升学礼仪式现场,踏入人生新征程的孩子们用一句句质朴的话语,一个个温暖的拥抱,一次次真诚的鞠躬表达着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心系家乡情
各村居为学生们送上精心准备的升学礼物——学习用品和奖学金,激励着孩子们在求学的道路上努力拼搏,勤学善思,砥砺前行,学业有成后反哺家乡。
“感谢父老乡亲对我们考生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当加倍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厚爱与期望,以更好的成绩来回报家乡,回报支持我们的父老乡亲。”寨里镇邹家村学生代表在升学礼现场说道。孩子、家长和父老乡亲们合影留念,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留下了大家灿烂的笑脸。
常怀报国志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活动现场,大家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歌声洪亮,感情饱满。观看《窑洞里的读书人》等视频,激励着在场的学子进入人生新阶段更加认真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力量。
入学升学礼只是淄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活动的一个缩影。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淄川区围绕人生重要节点和传统节日,打造春节拜年礼、元宵节扮玩礼、清明节追思礼、中秋节团圆礼、农民丰收节礼、重阳节孝老礼等节庆礼,和入学礼、升学礼、成人礼、参军礼、新婚礼、送老礼等祝福礼。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倡树了文明新风,推进了移风易俗,解决了传统“谢师宴”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问题,又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道德实践中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