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环卫一体化是将城市与农村的环卫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科学有序地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彻底解决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近年来,寿光市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通过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强化考核等措施,实现了城乡环境卫生全覆盖,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该项工程也成为群众交口称赞、最受欢迎的农村幸福工程。
今年是寿光市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10周年,本报特推出《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共建美好幸福家园》系列报道,梳理寿光人身边的环境变化,解析新形势下寿光环卫管理标准化、运作市场化、队伍专业化、机制常态化、发展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每天早上天不亮,寿光环卫集团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工人孙文章就与他的工作伙伴——新型生活垃圾压缩车上岗作业了。停靠——挂桶——按键——压缩,孙文章驾轻就熟地完成了一组垃圾桶的装运,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的时间。“以前的车没有压缩功能,装上四五十个桶就要到中转站卸下来。现在好了,新车自带压缩功能,一次能装8吨、近200个桶的生活垃圾,并且直接运到焚烧发电厂,效率特别高。”孙文章说。
据了解,近年来为健全垃圾收运体系,顺利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工作,全力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寿光环卫集团购置多部压缩式生活垃圾清运车和大棚秸蔓清运车,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和大棚垃圾等的清运,部分镇村生活垃圾由清运车直接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生活垃圾清运模式正逐步由“中转站中转式”向“清运车直运式”过渡,生活垃圾清运质量、效率大大提升。
配齐农村环卫基础设施 夯实垃圾处理基础
“以前村里虽然硬化了路面,但没有垃圾桶,村民们都趁天黑提着垃圾袋往外扔,巷子路两侧堆
据悉,为方便各村村民投放垃圾,寿光市所有村庄均按照1个/15户的标准配备了近2万个垃圾桶。2019年,寿光环卫集团又新购置19部压缩式生活垃圾清运车,加速了生活垃圾清运车的更新换代,提高了清运效率,减少了二次污染。同时,寿光环卫集团还不断更新大棚秸蔓清运机械、车辆,组建了一支300多部车、500余人的清运队伍,专门负责对暂存点内大棚秸蔓进行清运。大棚秸蔓产生旺季,通过雇用社会车辆增加运力,保证了大棚秸蔓的及时清运。2021年,寿光市对大棚秸蔓投放实行更加严格的管控政策,同时要求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地膜等单独收运,寿光环卫集团迅速调整分配车辆,保障了大棚秸蔓、农业包装废弃物的及时分类收运。
目前,日益完善的环卫基础设施,保证了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为推动寿光市城乡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垃圾实现集中清运 让干净成为常态
记者从寿光环卫集团了解到,寿光市城乡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50吨左右,每年产生大棚蔬菜秸蔓120多万吨,每年产生建筑垃圾超过200万立方米。同时,工业企业较多,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很大。
“为有效解决各类垃圾的收运难题,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生活垃圾、大棚秸蔓、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餐厨垃圾等的清运队伍,建立完善了垃圾清运机制。”寿光环卫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有的生活垃圾中转站逐步停运,生活垃圾清运模式逐步由中转站“中转式”向压缩车“直运式”转变,目前城乡所有生活垃圾均实现了桶装化收集、密闭式运输,持续保持日产日清;建筑垃圾采用“电话预约、服务到家”的方式,运输车辆全部按规定采取扬尘、撒漏防护措施,安装GPS定位监控装置;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同样采用“电话预约、服务到家”的方式,严格按法律法规和标准作业;餐厨垃圾运输车辆均安装GPS定位监控系统,避免私拉乱倒和非法处置;大棚秸蔓、农药包装废弃物、地膜分类集中收运,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 实现垃圾大分类处理
寿光市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乡一体、综合利用”原则,持续加大民生资金投入,配套建设环卫基础设施。
寿光市建设了生活垃圾处理厂1座,并被原国家建设部评为“I”级垃圾处理厂。2014年,寿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投产,生活垃圾处理厂进入备用状态,寿光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由“卫生填埋”变为“焚烧发电为主,卫生填埋为辅”;2020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建成投运,日处理能力由原来的1000吨提升到1550吨,寿光市生活垃圾全部进行焚烧发电。
记者了解到,寿光环卫集团还投资建设了年处理能力120万吨的建筑垃圾深加工项目,解决了建筑垃圾私拉乱倒、沿途撒漏等污染环境卫生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建筑垃圾处理效率和资源化附加值。2019年3月,寿光市被评为“山东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市”;2019年和2020年,省住建厅两次发文表扬寿光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并在全省推广了相关经验。同时,寿光环卫集团还建设了3处大型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场,解决了寿光市一般工业固废私拉乱倒、污染环境卫生的问题,促进了寿光市一般工业固废的规范化、无害化处理。投资建设了大棚秸蔓制有机肥项目,不断促进大棚秸蔓的资源化利用。
在不断完善“垃圾大分类”模式的同时,寿光市还探索推进了生活垃圾细分类工作。2020年,按照政府主导、各镇村配合、寿光环卫集团推行的工作模式,寿光市在洛城街道、羊口镇、营里镇的18个村试点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经验入选山东省住建厅编印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交流材料,在全省进行了推广。( 通讯员 李振朋)
来源:寿光环卫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