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寿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完成了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意味着医院神经内科的介入微创治疗技术步入新阶段。
7月下旬,张大爷因感觉左侧肢体无力3天来到院治疗。入院后,经过头颈磁共振检查发现张大爷脑动脉多发狭窄,医生建议其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以进一步了解脑血管病变情况。由于张大爷患腰椎退行性病变,无法长时间卧床,对行股动脉穿刺造影术后有一定的限制。经过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评估,其右侧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试验示右侧桡动脉尺动脉侧枝循环良好,决定给张大爷行经右侧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
手术当天上午9点,张大爷被送入导管室准备行造影术。10分钟后,介入医生为张大爷右侧桡动脉穿刺并置鞘成功。随后,介入团队通过使用泥鳅导丝、猪尾巴导管和西蒙2导管分别对主动脉弓、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造影。9点30分,张大爷的手术顺利完成。由于穿刺点位于右侧腕部,张大爷术后也可自由活动,无需卧床制动,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评估脑血管病的“金标准”“金诊断”。经股动脉穿刺是全脑血管造影的常规入路,对于老年人,腰椎病患者,长期口服抗栓药物者,卧床排尿困难者,腹主动脉及骼动脉严重扭曲、狭窄或闭塞等情况,经股动脉穿刺无疑会增加手术治疗风险及难度,因此,经桡动脉穿刺成为冠脉造影及治疗的首选入路。但由于脑动脉比冠状动脉解剖复杂、血管变异及迁曲多,且桡动脉所在的锁骨下动脉与其他脑血管在主动脉弓的同一方向,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在技术操作方面上仍有一些难度,该技术需要术者掌握更高的导管操作技术。
经桡动脉穿刺较经股动脉穿刺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穿刺点位于手腕部,血管表浅,对穿刺局部损伤小,出血少,易于止血,术后护理方便安全,不容易诱发并发症。第二,术后即可下床活动,舒适度好,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患者易于接受,尤其对于老年人和腰椎病患者。第三,对于股动脉狭窄、闭塞或既往曾发生过股动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以作为另一备用选择。
该项技术在全脑血管造影中的诸多优点,大大提高了患者接受全脑血管造影这一有创“金标准”血管检查的程度,同时可以让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出院,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为后期复杂血管内治疗奠定技术基础,也为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丰富了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实现了技术创新与患者满意的双赢局面。
来源:寿光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