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8月25日讯 8月22日,桓台县唐山镇卫生院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10余名职工子女走进医院参观,体验父母的工作,见证父母的辛苦,领悟医者的伟大。
“乡镇卫生院的职能是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上午8点30分,在唐山镇卫生院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护士长潘芹给孩子们讲解了卫生院的工作职能以及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和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同时,介绍了单位的科室设置,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父母工作的地方。
讲座中,潘芹还现场教孩子们练习七步洗手法,告知七步洗手法是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的洗手方法,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洗手谁不会?可是没想到洗手还有这么多讲究。”职工高琳的女儿李姝仪边练习边感叹。
座谈会结束后,职工子女们穿上了志愿者蓝马甲,立刻成了卫生院里最靓丽的风景线,在潘芹的带领下,来到了发热哨点诊室前。“发热哨点诊室是基层医疗机构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关键环节,能够实现发热病人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潘芹详细介绍了工作流程,“当进入医院的第一道防线——预检分诊发现发热患者后,会由专人直接将患者引导至发热哨点诊室,由做好安全防护的哨点值班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由于发热哨点诊室实行封闭管理,潘芹在诊室外讲解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医护、患者通道的划分,让孩子们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获悉除了进行常规的病毒消杀外,在疫情期间,每接待一位患者,工作人员都会对诊室、通道进行消毒,确保就医环境安全时,职工张金玲的女儿田钰茹给予点赞,“真的是太严格了,不过这样都是为了所有人的健康考虑。”
随后,职工子女们两两分组,开始预检分诊、维护疫苗接种秩序、整理卫生等志愿服务。当天,新冠疫苗第二剂正在进行,职工耿华的女儿窦子涵与潘芹的儿子边厚泽来到了接种现场。维持接种队伍秩序、回答群众各种提问、帮助医生注意留观人员情况、提醒群众注意做好防护,边厚泽不一会就口干舌燥了,“看似简单地维护秩序,其实一点也不轻松。听介绍唐山镇目前已接种了4.1万剂次,这需要付出多大的工作量啊。”窦子涵开学后上高二,边工作边表示,“等我高考时,要填报医学专业。”
职工张雪芹的女儿傅喜滢今年高三毕业,已经被潍坊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录取。在预检分诊岗位上,傅喜滢穿好隔离衣、帽子、护目镜、口罩,认真查看每一位入院人员的健康码、出行码,在医师许艳的指导下回答问题,尽管有些生疏,但是非常认真地执行规定流程。“您好,需要测量体温,请您配合。”傅喜滢忙得不亦乐乎。
一个上午时间,傅喜滢几乎没有坐着休息的时候,对母亲的工作环境和状态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会。“以前只是知道妈妈忙,今天才真正了解了妈妈工作的不易和艰辛。作为医生子女,我们充满了自豪感。作为一名准医学生,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负责的医生。”
谈起组织这次活动的初衷,唐山镇卫生院院长高见介绍,职工张雪芹表示自己孩子考上了医学院校,想到医院体验一下。“去年以来,职工们忙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新冠疫苗接种,与孩子们的相处比以前少。今天是周末,干脆让职工把孩子们都带来,共同体验一下父母的工作环境,让更多人知道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艰辛与付出,也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将来也成为医务工作者,都做生命与健康的守护者。”高见说。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荆姝葳 通讯员 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