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午,市新闻办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内生活力的若干措施》有关情况。这14条措施政策,是为全市市场主体发展和创业就业量身定制的“政策包”,是对全市市场主体发展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若干措施》共分三部分,包括持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市场主体营商环境三个方面14条措施,涵盖了市场主体从注册登记到后续发展,再到跟进服务“全生命周期”的针对性需求。
持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主要侧重于把市场准入的“大门”拓宽、“门槛”降低。包括实行“非禁即入”,将法律法规未禁止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开放;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外资登记“通办、互认、提效”;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深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改革,鼓励企业采取集群注册模式登记,进一步释放住所资源和编制发布城市创业“机会清单”等内容。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主要侧重于对市场主体后续发展给予全面支持。包括创业支持、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平台建设、降低成本和试行企业休眠制度等内容。关于创业支持、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平台建设和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对现有政策的集中整合。企业休眠制度则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对因短期经营困难需要暂停营业,但仍有意愿继续经营的企业,合理设置休眠条件和程序,保证休眠期间企业合法存续地位和主体资格的连续性。
持续优化市场主体营商环境。主要侧重于对市场主体跟进服务,包括包容审慎监管、清理违规收费、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等内容。其中,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旨在围绕全面做好企业开办前、开办后的服务,通过建立全流程审批主动服务机制、“惠企帮办”服务机制、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和实施惠企政策精准推送、不来即享,着力打造全链条、闭环式的全流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