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青县妇联大力实施全域“美学教育”工程,搭建学习美的平台,深化塑造美的活动,创设展示美的载体,通过“美学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使得农村居住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发生极大改变,同时助推了乡风文明的发展。
“美学讲堂”促提升 打造全域美学实现“人美”
用“讲”字传播美,高青县妇联招募20余名志愿者创建高青美学教育公益讲师团,依托6处美学教育基地,打造美学精品课程,打造具有高青特色的美学品牌。实现镇镇有讲堂、村村有讲座,现已开设县镇村三级美学讲堂32场,培训1500余人次。以文娱表达美。青城镇以“送戏下乡”、技能培训班、“热土欢歌”以及传统节日活动为依托,赋予群众陶冶情操的美感体验,提升村民美学体验,拓展了妇女就业渠道。美育滋养新时代乡村淳朴民风和良好家风方面在芦湖街道小安定村表现的淋漓尽致。过去村民存在喝酒划拳打麻将等生活旧习,创建成为市级“美在家庭”示范村以后,村内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美育陶冶情操生活富裕起来的村民告别旧习,晚上跳起了广场舞,从早到晚文化书屋里面更是挤满前来阅读的群众。高城镇利用乡镇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女微家、巾帼居家创业就业基地等主阵地开展美学教育大讲堂,赋能乡村振兴。美学讲堂提升了城市社区、政府机关、乡村广大家庭审美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升该县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文素养。
美学讲堂
“美在家庭”激活力 健全环境整治机制实现“家美”
“我们家是村里的标兵户,觉得可光荣了,现在家里收拾得干净利索,东西摆放得整齐有序,看起来顺眼,生活起来舒心,老公孩子高兴,一家人也精神多了。”近日,高城镇苑兴村标兵户陶玉英指着门口的标兵户牌子说。高青县妇联落实“美在家庭”创建“五个一”工作法,即每月开展一次县级入户督查、县级媒体公布一次督查结果、举行一次县级授牌仪式、召开一次县级推进会,每季度组织一次综合评价互评。针对农村妇女家居收纳整理能力短板,邀请讲师进村入户培训。注重突出村干部、妇联执委、党员等“三类人员”带动作用,各村通过党员群众大会评选出标兵户,对标兵户进行大张旗鼓地挂牌展示和光荣榜展示。田镇街道城市社区每周2次开展“环境卫生日”活动,大力开展“楼道革命”,强力刷新城市气质与颜值。花沟镇打造“美在家庭·花沟e家”特色品牌,根据村级量化考核工作中各村的排名分配“花沟e家”名额,利用群众推荐、民主评议、现场测评等多种方式,确保推选的家庭群众认可,引导群众注重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养成整洁卫生的生活习惯;木李镇村村绘制墙体画,全镇村居环境增添了美的亮色。
美在家庭
美在家庭
“美家超市”做杠杆 规范运营长效激励实现“村美”
“我们村在全县率先建成了‘美家超市’,每月一评比一积分,每季度一兑换,老百姓参与热情很高啊。”近日,芦湖街道小安定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行永告诉记者。高青县妇联积极探索“美家超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镇、村严格按照“八有”标准建设“美家超市”,通过积分兑换,吸引广大农村家庭积极参与“美在家庭”创建。今年,全县新建“美家超市”132处。各镇办结合实际,推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创新举措,确保了“美家超市”积分激励为载体,长效持久助推“美在家庭”创建。
美家超市
美家超市
唐坊镇将“美家超市”作为长效机制运行载体,通过“全覆盖、五统一、村自营、积分+”标准化运作模式,实行“街长制”、“门前五包制”,房前屋后和主要街道责任落实到人,有效将美在家庭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党员队伍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乡贤自治等工作高度融合,实现乡村长治久美。黑里寨镇以“美家超市”作为活动载体,村民凭借参与星级家庭创建、最美家庭和“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参加帮助贫困户整理卫生等志愿活动获得积分,换购商品。鼓励群众争创各类特色家庭,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美村新路径。
“爱心小路”补短板 推进为民办实事实现“乡风美”
高青妇联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定期调度,共排查出涉及5个镇办的51条待修缮小路。通过水泥硬化、花砖、石头铺设等方式,从大门到屋门,从屋门到厨厕,搭建起党群之间的“民心路”。今年新建的51条小路已全部修建完成。常家镇把推进“爱心小路”全覆盖作为深入贯彻“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千村进万户”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的有效实践,通过社会捐赠及政府兜底等方式,有力推进“爱心小路”在全镇推广。唐坊镇高韩村村委副主任张庆民捐出自己家800多块砖,为马纪光义务铺设了爱心小路,青城镇政府联系爱心公司,注资7000元,修建小路……一条小路,凝聚民心,让百姓院内整洁,心里亮堂。
爱心小路
通讯员 张春晓 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