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薛大夫,我父亲突然神志不清,四肢冒冷汗……”正在张家屯监测站执勤的家庭医生薛磊接到了求助电话。
胶州市铺集中心卫生院的薛磊二话没说,一边指导家属进行简单护理,一边驱车赶到患者家中,为刘文村测量血糖、心电图、血压,并且及时采取补液措施,很快患者就转危为安。
刘文村是铺集镇张家屯村的村民,身患糖尿病,由于脑梗死多年卧床不起,起居都需要老伴照顾,他和他的老伴两人都是家庭医生团队的签约服务对象。
“这是今年第15次为两位老人上门服务了。”薛磊介绍说,他是家庭医生团队负责人,在日常生活中,团队会根据签约对象的不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随访和健康管理方案,成员之间互相配合,为签约居民做履约诊疗服务。
目前,薛磊负责3个村的签约服务工作,服务860户家庭,基本做到了“病患有需要,医师随时到”。在胶州,像薛磊这样的家庭医生团队共有193个。
早在2016年,胶州市便开始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7年下发《胶州市规范和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第一责任人,家庭医生主要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具备能力的镇街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和乡村医生等组成。
家庭医生团队服务采取“1+1+1+N”的签约服务模式,在农村地区,签约团队由一个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一个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一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N个签约对象组成。
到家服务,也要保证服务“到家”,为此,胶州市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实行签约居民“网格化”管理。
由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确定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区域和人群范围,并具体到每个村庄、社区的每户居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实现信息化在线服务机制,居民可以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向家庭医生提出签约申请,医疗机构也可以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提供在线签约、健康管理、咨询交流、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档案管理、诊疗报告反馈、非基本药品配送和健康信息收集等服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日常运行、健康信息推送、数据统计、质量监测和绩效考核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同时,家庭医生在线上建立签约居民“病友俱乐部”“健康粉丝群”等互动交流平台,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用药指导等,改善签约居民服务感受。
据介绍,家庭医生团队会通过短信方式,定时提醒签约居民登录家医居民端,及时报送血压、血糖、体温等检测信息,动态监测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并给予精准的健康指导,防控风险。目前,胶州市运用信息化手段,如家庭医生签约App、“健康胶州”官微等,与签约对象开展信息互动,做好健康监测及随访、巡护服务。
每个家庭医生的背后,都是一个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团队,居民一年只需100元,就能签约个性化诊疗服务。为此,胶州市政府每年拿出8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居民自付部分,而签约居民接受服务是免费的。
如今在胶州,依托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有27万人签约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及团队成员深入街道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24小时在线服务,让有需要的患者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到医疗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看病,让人们切实享受到了“有病能就医,就医能满意,无病做保健”的特色医疗服务。
来源:胶州卫生健康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