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期间,都是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的易发期、高发期,在暑假开始之前,我们民生速递栏目已经就如何预防溺水这个话题和大家展开过讨论。但是近期,溺水伤亡事故在全国多地仍频频发生,在这里我们要再次提醒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朋友,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珍爱生命,远离溺水。
远离危险水域,预防溺水伤害,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部门、学校、单位也在持续性的科普防溺水安全知识,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以为然,仅刚刚过去的七月,我国各地就发生了不少溺水事件。7月18日桂林市区净瓶山大桥下,3名儿童结伴下水游泳,其中1人溺亡。同一天,福建福州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闽江游玩,不幸发生溺水,最终母子3人全部遇难。7月26日,玉林市陆川县2名17岁高中毕业生游泳溺亡。一组血淋淋数据再次给我们每个人敲响警钟。胶州市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提醒,家长需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准确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有的家长会让孩子到游泳馆去学习游泳或戏水,认为这样比较安全,但即便是在这些正规场所,家长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盯紧孩子,因为稍有麻痹大意,就可能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在阜安街道市委居委会的活动室里,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和社区里的家长孩子坐在一起,共同学习防溺水急救知识。医护人员表示,牢记防溺水知识,关键时刻就能救命。一旦遇到溺水,溺水者要学会自救,同伴要学会安全施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在这里要着重提醒广大青少年学生,千万不能认为自己会游泳或是水性好就放松警惕,盲目下水救人。溺水急救还要避开一些认识误区,如果措施不当,很有可能帮倒忙,延误急救最佳时机。另外,在以往有些人的观念当中,可以把被救上来的溺水者放在肩上进行控水,其实这也是错误的。眼下正值暑假,孩子们大多都放假在家,而家长要上班,无法时刻看管孩子。意外往往就在此时发生!因此,无论何时都不能让孩子处于“无监管状态”!广大家长如果自己无暇监管孩子时,一定要委托给其他监护人照看,给予孩子多一份关心,让孩子远离溺水。安全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作为监护人,家长增强安全教育意识,与学校共同担负起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工作责无旁贷。尤其是假期或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的家长,更需时刻提醒孩子的暂时监护人,要切实做好“守门员”角色,担起看护责任,确保孩子时刻有人监管。与此同时,要与孩子保持密切的沟通,反复告诫孩子不要独自或与同学结伴到河流、湖泊、山塘等地方游泳、嬉戏,让防溺水意识深入孩子的心中,在孩子心中构筑起一座强大的安全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