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9时,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以下简称“胶东机场”)航站楼出发大厅,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向青岛机场集团颁发4F级机场使用许可证,标志着胶东机场正式开航投运。
9时11分至9时18分,胶东机场三大基地航司集中亮相。由山东航空执飞的SC4651航班、东方航空执飞的MU9980航班、青岛航空执飞的QW9865航班顺利起航,分别飞赴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北京,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上海,以及红色革命摇篮南昌、遵义。9时25分,由杭州飞抵青岛的首架进港航班MU5671平稳降落在胶东机场跑道上,在隆重的“水门”仪式欢迎下顺利滑入机位。
据介绍,胶东机场采取“整体迁建、一夜转场”模式组织实施,这是近年来民航机场转场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转场模式。青岛机场集团等有关单位形成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打法路数,获得中国民航局高度肯定,青岛经验将在全行业内推广。中国民航局在给胶东机场投运的贺信中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民航重大工程项目之一。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建设者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创造了国内干线机场最短审批纪录,创造了15项国际国内第一、40余个奖项、100余项新技术新工艺,创造了继大兴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之后又一项现代化、高品质大型航空枢纽工程;克服了安全压力大、转场任务重、所涉环节多等重重困难,顺利实现了“一夜转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建成投运,将推动山东民航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步入新阶段!
据了解,作为国家发改委综合交通枢纽重大建设示范工程,胶东机场最大特色在于与高铁、地铁机场站结合建设,实现了航空、轨道、高铁等交通方式的零换乘,形成空陆一体的“全通型”综合交通枢纽,以胶东机场为中心“1小时内连通青岛”“1.5小时通达全省”“2小时通达苏北、豫东和皖北地区”。
8月12日上午,由杭州飞抵青岛的东航MU5671航班平稳降落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成为首架抵达航班。机场举行了隆重的“水门”欢迎仪式。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王滨 吴璟

8月12日是胶东国际机场投入运营的第一天,在凌晨紧锣密鼓的调机结束后,早晨7点,胶东国际机场又热闹了起来。“得知12日正式投入运营,我提前一个月就在网上预订了机票,只为赶上首航,没想到这班飞机真的是整个胶东机场的首航,实在是太幸运了!”即将登机的市民刘先生既兴奋又激动。
一对胶州父子“抢先”
8月12日早7点,记者顺利通过查验健康码、测温等程序进入胶东机场,恰在这时,山航值机柜台前,首位旅客也刚刚抵达,此时,据首航航班出发还有两小时。记者询问得知,市民刘先生要乘坐的航班正是首航航班SC4651,座位号为1A1,是名副其实的首位旅客,而他此行是为了带着即将升入小学的儿子到北京访友及游玩。
首航航班首位旅客获得特别礼物
“这是我第九次坐飞机了,也是离家最近的一次,早上妈妈开车送我们来机场,一会儿就到了。”刘先生的儿子兴奋地说。原来,刘先生的家就在胶州,用时不到20分钟就顺利抵达机场。
为了庆祝这次首航,山航SC4651航班提供的登机牌经过了特别设计,上面“新起点 新航程”的字样金光闪闪。值机过程中,刘先生表示,自己经常出差,胶东机场给他的感觉是非常高大上,智慧、便捷的程度在国内堪比一流机场,环境宽敞舒适、设施设备也非常完善,他和儿子对这次出行充满期待。
首发航班从21号登机口登机,在从值机位置去往登机口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了山航在机场特设的一处网红打卡地。在这里,大人、小孩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像搭配合影留念。山航贵宾旅客孙先生还特意准备了一幅国画牡丹送给山航,作为回赠,山航特别送其国内往返免票一套。孙先生表示,牡丹花开寓意企业兴盛昌隆,借此新机场启用之机,表达对山航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
首航机长已安全飞行19年
8点过后,旅客陆续到达。记者在登机口处,见到了执飞胶东机场首航航班的机长张东。据介绍,张东是山航飞行部飞行二大队副大队长,已安全飞行19年,飞行时间1.6万小时,是山航飞行部金鹰飞行队的成员,多次执行过重要的专机任务、重要运兵任务以及汶川地震时的紧急救援运输、武汉疫情初期的医疗物资运输。
张东介绍,首航航班为波音B737-800机型,“机组为此次首航包括后续胶东机场保障都做了充分准备——对青岛胶东机场运行前进行安全及系统分析。因为是首次运行,要对新机场运行时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梳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措施的制定;前期我们在B737的模拟机上已进行过实景训练,为熟悉机场实际运行时的特点,完全模拟首航的航线,完整地飞一遍,以确保首航万无一失。”
张东表示,和流亭机场相比,胶东机场的候机楼建设非常先进,容量大,廊桥数量对比流亭机场大幅增加,对于旅客登机的效率和体验都会有大幅提升,这也对航空器运行正点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胶东机场配备了双跑道,单位时间内起降量变大,当前运行主要为东跑道起飞,西跑道落地,运行效率大幅提升;运行方式也更先进,在较低的能见度条件下仍能正常起降,在全国所有的机场里面算得上首屈一指。

首达航班机长揭底机组“3+2”组合的秘密
8月12日上午9时25分,由东航空客A320机型执飞的MU5671航班,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飞抵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成为胶东机场投运之后的第一个进港航班。为庆祝这一历史性瞬间,胶东机场以民航界最高礼遇“过水门”仪式迎接首个进港航班。
该航班机长、拥有两万安全飞行小时的东航五星机长孙瑞勇表示,“能执行第一个进港航班,成为胶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历史时刻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看到青岛民航乃至全国民航取得如此了不起的成就,感到非常激动”。为了了解首达航班的整个筹备过程,记者专访了这位第一个进港航班的机长——
首驾抵达航班机长孙瑞勇
记者:孙机长,辛苦了!能否介绍一下首达航班的人员配备情况,如机长、空乘等是如何遴选的?
孙瑞勇:为了完成首达航班这一光荣任务,东航山东分公司精心挑选机组成员。飞行机组派出“3+2”组合。“3”指的是从我们三个驾驶员身上看出青岛民航事业的发展。从我在流亭机场执行第一个航班至今已经24年,流亭机场见证了我的飞行生涯。准机长丁伟钰2015年参加工作,当年6月26日胶东机场奠基;副驾驶马仁浩2018年参加工作,当年11月21日胶东国际机场正式命名。“2”指的是流亭、胶东两地融合。我和马仁浩是胶州人,丁伟钰是在流亭成长起来的。我们共同见证从流亭飞向胶东,从家乡飞回家乡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次航班我们高低搭配、新老结合,既是技术上传帮带又是文化上的传承,也标志着流亭机场成功过渡到胶东机场。在空乘人员的选择上也是精英团队,精选拥有良好沟通能力和形象的空乘人员,还有业务能力强的安保人员,确保本次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
记者:作为首达航班机长,肩负特殊使命,这次凯旋跟以往有何不同,是什么心情?
孙瑞勇:很荣幸能肩负这个特殊的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今天能够执飞首达航班对我也有很强的纪念意义,我觉得特别光荣和自豪!胶东机场从空中俯瞰,犹如一个巨大的海星,海阔万物,星芒万丈,寓意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兴旺发达,生生不息,也寓意着祖国的航空事业飞速发展,飞向更高、更远的海阔星空!
记者:得知执飞首架降落新机场的航班,此次飞行准备及运营标准有何不同?
孙瑞勇:针对此次首达任务,公司各级领导给予特别重视和指导,同时我们也做了充分的飞行准备。除了常规飞行准备外,也对新设备、新技术进行了专门的学习和培训。例如二类盲降技术和HUD低能见起飞技术,新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雾霾等低能见天气对航班的影响,进一步保障航班的正常性,让旅客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
记者:新机场投入运营以后,工作和生活节奏有哪些变化,您会如何调整适应?

入境,100秒“无感通关”
12日上午11时25分,来自韩国的BX321航班平稳降落,这是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启用后的首批入境旅客。BX321航班降落时,海关协同联检单位早已在廊桥等候,飞机一靠桥就及时进行登临检疫。
通关现场,旅客依次从海关卫生检疫通道经过,无须刻意停留,通道内配备了最新式的红外体温监测仪,体温异常时会自动报警,海关人员会第一时间进行排查,并通过“一对一”方式无缝闭环交接到地方卫健部门,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我们还对流调和采样环节进行了最新改造。”在现场办理入境检疫手续的海关关员闫春娜介绍,在流调台加装了硬隔离和对讲系统,确保有效沟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此外,采样间采用负压新风系统,对污染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置,确保采样空间不受污染。
通过海关卫生检疫智能查验台并办理边检手续后,入境旅客可抵达海关行李监管现场,从传送带上提取行李后离开。“通过‘先期机检’,我们海关监管实现了有效前置。入境托运行李在旅客提取之前,已经接受了海关监管,守法旅客都能享受‘无感通关’。”闫春娜介绍,据测算,从提取行李到走出海关作业区域,旅客只需100秒左右。
出境,只需接受一次检查
12日上午10时50分,胶东机场的托运行李申报柜台前,海关关员正在高效地接受旅客关于行李物品出境的咨询和申报。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通关出境的首批153名旅客,将乘坐BX322航班飞往韩国釜山。
“他们14时27分起飞,我们从10时50分就开始办理通关业务了。”机场海关值班关员耿朋朋向记者介绍,“为了使广大旅客出境通关更加顺畅、便利,我们与机场安检部门合作,把两道‘关卡’合二为一,‘两关变一关’,实现旅客‘只提交一次行李、只接受一次检查’。”
“我是去韩国留学的,青岛距离韩国比较近,而且航班数量多,我选择从这里出境,非常方便。第一次从胶东机场乘机,感觉很兴奋,很激动。胶东机场设施很先进,海关通关也很方便,今天整体感觉很省心。”作为新机场启用后的首批出境旅客,来自山东泰安的邹先生用了5个“很”向记者描述自己的感受。
当天,首批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出境的旅客全部顺利完成通关手续。14时27分,BX322航班载着153名旅客准时飞往韩国釜山。

8月12日早5时45分,青岛地铁8号线首班直达车开出,不少市民登上地铁,仅用时28分钟就到达机场。
体验首航直达快车
“昨天晚上给我打电话,让我今天早上7点到,坐这班直达快车正合适。”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当天到新机场乘坐首班飞机,挺激动的,也很期待。在流亭机场工作了十七八年的王君平也很激动,跟记者聊起此次机场转场,她眼角都湿润了,“昨天晚上参加了转场活动,我们特别不舍!我们自己有故事,我们和乘客们也有故事,以后都能写本书了!”王君平说,她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流亭,很值得,未来在胶东机场,她也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家住惜福镇的空姐周珊珊也坐上了这班直达快车。“我们打了个车到北站,再坐这班车去机场,感觉挺方便的。”周珊珊说,对流亭机场很不舍,对胶东机场满怀期待。
还有很多乘客表达了对首航的期待。“每个航空公司应该都会有纪念活动,特别有意义。”李先生介绍,他特意买了东航的首班机票。
凭乘机信息免费坐地铁
乘坐地铁由青岛北站至胶东机场票价仅7元,花费10元即可实现胶东机场与地铁线网任一车站的通达。另外,市民可使用青岛地铁App授权验证当日胶东机场乘机信息即可获赠地铁免费乘车券。
“确实领到了免费乘车券。”在直达快车上,张先生拿出自己的机票,通过验证之后,顺利领到乘车券,“操作简单,也挺快的。”张先生当天上午飞北京,晚上从北京回青岛,他通过验证两张机票信息,顺利领到两张地铁免费乘车券。
直达快车行进速度很快,28分钟后,6点13分,到达胶东机场站。乘客由地铁出站后,就进入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步行约50米即可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非常方便。
据了解,为满足正常运营时段外乘客往返机场需求,提升城市对外服务水平,在常规运营列车外,地铁8号线上增加4列机场直达快车,在青岛北站至胶东机场站间直达运行,中间站不停。直达快车运行时间约28分钟,较常规列车运行时间再压缩8分钟。早间开行2列青岛北站直达胶东机场,青岛北站发车时间5:45、6:10,夜间开行2列胶东机场直达青岛北站,胶东机场发车时间22:25、22:45。
通过开行直达快车,地铁可覆盖接近90%的出发航班和80%的到达航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乘客乘坐直达快车与乘坐常规列车票价一致,时间更省。

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迎来了第一批旅客,一大早,机场的工作人员就严阵以待,帮助旅客们熟悉新机场。此外,当天记者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机场空管塔台,从这里俯瞰整个机场。
从空管塔台可以俯瞰整个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除了赶飞机的乘客,还有不少市民来到机场,他们不是为坐飞机而来,只是想现场见证新机场的启航。当日上午10时许,机场的出发大厅内回荡起阵阵红歌的口琴声,引得人们纷纷驻足欣赏,一曲吹罢阵阵掌声。据悉,这是李沧区兴国路社区口琴艺术团的六位老人,为了表达青岛新机场启用后的欣喜之情,他们在此吹奏表演,也希望借此向各地游客展现青岛老人的精神风貌,希望更多的人爱上青岛。
塔台中心区,这里是民航空中交通的“大脑”。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空管塔台
工作人员正在指导旅客使用自助值机机器
六位老人来新机场表演口琴,祝贺新机场起航





当前的青岛,国家战略叠加,既是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经济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既是内外循环的“双节点”城市,又是国内东西、南北大循环的“双节点”城市……作为山东首个4F机场,胶东国际机场的通航,将对青岛、胶东半岛的城市格局、开放发展、产业能级提升产生深远影响。
“过去是城市的机场,如今是机场的城市。”全球空港经济之父约翰·卡萨达的这句话,诠释了基于航空枢纽的布局,城市所能收获的巨大发展空间。我们在拥抱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这一刻,不禁会想这座“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的启用,到底能给青岛、给胶东半岛、给山东乃至全国、全球带来什么?
胶东国际机场已配建大型停车场和酒店等设施。
“两倍”引擎
引擎轰鸣,那是驱动力的声音。
18世纪的港口,19世纪的铁路,20世纪的高速公路,21世纪的机场……在经济学家听来,机场的轰鸣声尤为心醉,这就是经济驱动力。
办好一座机场,就像开启一扇大门,随之而来的人流、资金和信息,将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一座机场对于地方经济的贡献有多大?
从航空经济的宏观角度来说,一般用地均GDP来衡量,一般一座城市机场所在区域每平方公里产生的GDP会高于其它区域。
以流亭机场所在的城阳区为例:2019年,城阳区每平方公里产生的GDP数值是2亿元,而其它没有机场的区域每平方公里产生的GDP平均数值是1亿元;在财政收入方面,城阳区每平方公里产生的数值是2000万元,全市除去城阳区的区域每平方公里的平均财政贡献为1000万元。
通过这两个“两倍的关系”,可以明显看出机场对于地区经济的贡献有多大,而新机场所在地胶州,随着胶东机场的启用,必定带来巨大跃升。
中国民航大学教授、航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介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顺义区,每平方公里产生的GDP数值是1.95亿元;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所在区数值是1.37亿元;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所在区数值是1.3亿元;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所在区数值是1.55亿元;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所在区数值是1.5亿元……可见,青岛的机场对于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走在前列。
与拥有一条跑道、4E级的流亭机场相比,省内首座4F级的胶东机场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47等民航运输最大机型,在运行等级、服务品质、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也实现质的飞跃:规划到2025年,可满足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二期规划到2045年,可满足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2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的启用,不仅掀开青岛乃至山东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对经济的拉动也将更加强势有力,充满想象空间。
超越“1:8”
机场之上,城市翱翔。
如果说机场对所在地区的拉动用地均GDP来衡量,那么对整个城市的贡献又将怎样?
国际民航组织对包括直接贡献、间接贡献、引致贡献和催化贡献通过投产图表来计算,目前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为1:8,也就是民航业增加值对当地经济贡献高达1:8。
从这个角度来说,“机场”被称为经济的发动机一点不为过。
“我们曾经给北京、上海做过测算,北京大约是1:10到1:12,上海大约是1:12到1:16,后者属于国内最高的,这里的服务业比较发达。”李晓津告诉记者,“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天津的化工产业对航空业的依赖相对较弱,天津大约是1:6。”
胶东机场的启用,是中国民航史上又一个里程碑。中国民航局发来贺信,对胶东机场投运表示祝贺,贺信中说——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民航重大工程项目之一。自2010年项目启动以来,中国民用航空局始终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建设者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创造了国内干线机场最短审批纪录,创造了15项国际国内第一、40余个奖项、100余项新技术新工艺,创造了继大兴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之后又一项现代化、高品质大型航空枢纽工程;克服了安全压力大、转场任务重、所涉环节多等重重困难,顺利实现了“一夜转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建成投运,将推动山东民航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步入新阶段!
经济高质量,必须上民航。
李晓津看好胶东机场的启用,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测算方法,胶东机场对青岛经济的拉动一定会超越1:8达到1:9以上,对青岛经济争先进位的作用不言而喻。
站在全国角度看,胶东机场有必要、有可能,成为山东乃至北方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随着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中国与国外、包括东北亚的经济合作更加频繁,胶东机场有可能成为内外双循环的交叉点。胶东机场将放大青岛、山东半岛、山东乃至北方的产业优势,优化要素禀赋,提高发展质量。
新增长极
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
纵观全球知名的航空枢纽城市,无不依托机场带来的物流吸引临空偏好型产业,并以此带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带动城市能效升级。未来,胶东机场及其周边区域将崛起一个新的城市中心。
从客运的角度,未来那些时间价值比较高,需要经常坐飞机的人群将逐步向机场周围集聚。
从货运的角度,航空物流等航空导向型的产业以及一些时间敏感型的产业布局到机场周围。港产城的融合发展是未来趋势,也是机场溢出效应提升的重要支撑点。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依托胶东机场设立的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是全国1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之一,一个千亿级规模的航空物流产业集群正加速聚拢。截至目前,临空经济示范区共引进项目44个,总投资468亿元。
胶东机场的转场补足了胶州物流业的短板,这里正处于青岛开放势能最强劲的区域,上合示范区在这里,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在这里,上合“一带一路”央企“国际客厅”也在这里,依托上合物流园区创建的青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也入选第二批国家物流枢纽名单。
胶东机场所在的临空经济区,将是整个青岛的城市经济增长极、产业项目聚集地、投资热度新高地。而从“胶东机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里将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新支撑。
“随着新机场的启用,青岛重心继续北移,激活平度莱西,南北驱动城市快速增长,对胶东经济圈、沿黄流域辐射作用会越来越强。”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青岛市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光全说。
胶东机场处于山东半岛“日照—威海—潍坊”T形结构的中心位置,为青岛发挥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协同烟潍威日构筑中日韩深度合作“胶东渠道”、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带来重大契机,也将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崛起插上腾飞的“翅膀”。
乘”机“而上,联动全球,一座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正在”飞“出新传奇。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