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胶州市胶北万亩桃林中,后屯村老王家的桃园小有名气。1999年,王德信开始种桃树。据他回忆,那时种桃的并不多,一天都能收入700-800元。收益丰厚了,王德信更加有干劲儿,随后他又陆陆续续种了七八亩。“桃树多了,一开花红彤彤的一大片,很好看。越来越多的人来我家桃园看桃花,胶北的桃花节也在我家的桃园开,来乐呵的人很多,也让我家的桃园有了名气。”王德信说。


王德信告诉记者,今年共种了12亩桃树,从6月底一直到国庆左右,桃子陆续成熟。桃子现在未成熟的占大多数,桃园一直坚持不用农药化肥催熟催大,仅靠桃子的自然成熟。


桃园里的桃树有碗口粗,这是很多年前就引进的川中岛品种,有21年树龄。现在桃园里还有春雪、大红袍等十余个品种,大大小小的桃子挂满枝头,压弯了桃枝,王德信不得不用竹竿把桃枝撑起来。桃树下筐里、篓里、桶里,都装满了桃,今年是个丰收年。


看着挂满枝头的桃子,王德信十分开心,一边拿着毛巾擦汗一边摘桃。他说:“就像今年,天气好,桃子结的多,市场价格也比去年上涨,每亩桃子收入6000元不成问题。”王德信还与商超建立销售关系。“桃不愁卖。”王德信笑着说,“每天都有不少的销售商上门收桃。”

在胶北街道,像这样的桃园大大小小还有很多,总共16000亩左右,每亩收入6000元左右。祖祖辈辈的土地上不再仅靠种粮吃饭,勤劳的农民也早已转型发展,向着更好地生活奔去。
来源:云上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