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记者一线探访:医院防控,全维度升级

0
分享至

记者探访医院防疫,三道关口“一看一查一测一问”,发热一站式挂号就诊隔离——

医院防控,全维度升级

□ 本报记者 李丽 徐晨

医院是疫情防控的关卡和哨点,在为新冠疫情防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的同时,也面临较高的交叉感染和疫情传播风险。按照从严从紧从实从细从快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医院有哪些新举措和变化?如何全维度升级防疫线?

8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实地探访,并与疾控专家连线,一起来看如何做好医院疫情防控。

三道关口询问流行病学史

“黑科技”助力医院防疫

“绿码验证通过!”8月6日下午,正值周五就诊高峰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门诊楼,人们络绎不绝地向入口处而来,从门诊入口处经过时,或掏出身份证,或对眼前的屏幕出示健康码,或站定与屏幕对视。“只要刷一下身份证立刻能刷脸匹配,并且显示健康码情况。”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姚振东介绍。记者目测,刷身份证进入仅需三秒钟。

进入门诊楼后,一台红外线测温仪在人们头顶一一“扫视”每一个人,测温结果实时显示在旁边医护人员的电脑屏幕上,虽然只要体温高于37.1就会自动报警,但屏幕前的一双眼睛仍聚精会神,身穿隔离衣的护士正紧盯屏幕,不放过一丝“异常”。

“有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吗?请主动告知!”一位穿蓝色隔离衣,戴着扩音器的医护人员不间断地提示着往来的人群,一边是先进的闸机“黑科技”,一边是传统的手持扩音器“大喇叭”,这让人们一下子提高了警惕。

“这是预检分诊的第一道关口。”姚振东介绍,医院在门诊大厅入口、分诊台、医生诊室3处都严格落实“一看一查一测一问”,即看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和询问流行病学史。

“询问流行病学史是医院防疫的重要关口”,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疫情防控办主任许翠萍指出,反复询问让一些本来有意隐瞒旅居史和接触史的患者能够提高认识,主动告知真实情况,便于早发现早报告疑似病例。

而所有门诊医生在写病历时必须先填写病人流行病学史的情况:病人是否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是否为入境解除隔离后14天内,是否为中高风险地区入济14天内。

“医院内人群组成比较复杂,而患者对病毒抵抗力相对减弱,需要更有力的保护,预检分诊不能大意。”山东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副所长杨彬表示,多种传染性疾病的迹象,都可以通过预检分诊及时发现,此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疾病在院内扩散。

发热患者二次分诊 

一站式挂号、就诊、隔离

如果严格的预检分诊是哨点,那么把发热患者挑出来就很关键,每一个医院都有一个特殊门诊——发热门诊。许翠萍介绍,目前,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表现的患者,医院均会高度关注并实施闭环管理。当医院发现有发热等疑似症状的患者时,需将其转去发热门诊。“发热门诊是单独辟出的空间,远离门诊,一站式挂号、就诊、隔离。”许翠萍说,为了最大限度隔离发热患者,医院还购买了发热患者专用移动CT车,这也是省内首个。

“这位患者昨天晚上开始发烧,快帮她看看是什么情况。”一位穿着隔离衣的护士引导着一名发热患者来到发热门诊。

“这几天有去过这些地区吗?”该患者进入后,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的医护人员立即紧张起来,为其测温后,便指着一张列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名单,仔细向患者确认近14天内的旅居史。

“稍后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并根据情况将患者分诊到不同诊区。”许翠萍指着眼前的屋子介绍,“如果确实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疑似症状的患者,要进入特殊病区进行检查和诊治。”

疫情期间,该医院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的管理要求,对发热门诊进行了两次扩建优化。发热患者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医院把挂号机搬到了发热门诊门口处。

一患一诊室

七成以上病人通过预约诊疗分流

下午4点,2号楼一楼门诊大厅,门诊服务中心、取药窗口、挂号窗口以及妇产科门诊都集中在这里,但大厅并没有人来人往的拥挤,也很少有窗口前聚集的情况。在取药窗口,四五个人等待取药,都自觉保持间隔一米以上。大厅中间,医疗自助一体机一字排开,自助办卡、充值、预约挂号、预约取消等11项服务事项,在一个机器上就能操作。

“现在在手机上就能实现一键挂号,直接就诊。”姚振东说,医院智慧化系统一直在不断升级,特别是去年以来,通过预约挂号实现分流诊疗的达到70%以上,去年的预约分诊率是71.86%,今年上半年达到77%,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

“医院内人流量较大,想要人人时刻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难度较大,预约挂号是个不错的选择。”杨彬解释,公共场所保持一米社交距离,其本意就是避免因人群聚集导致病毒近距离传播。预约挂号可以有效分流就诊人群,从更贴近根源的环节解决问题。

妇产科诊室的大门上都贴着一张红色A4纸,上面五个字很醒目:“一患一诊室”。妇产科门诊护士长赵庆梅说,为了防止患者交叉,每一个诊室只能有一名患者,即使患者回诊,也需要等待上一位患者结束后才能进入。

许翠萍介绍,结合疫情防控最新形势和工作实际,医院先后制定了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第五版)、医院感染防控制度(第九版),并且修订工作流程25个,保证疫情防控落实到位。“我们还建立了督导专班制度,所有职能部门都要同时承担督导工作,用日常的提醒和督促让各个科室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每个人都要紧张起来,重视起来。”许翠萍说。

投放400到500瓶手消毒液

重点科室每7天1次核酸检测

每天的门诊量有六七千人,平均每分钟有四五人进出医院,每天在院人数在万人以上,医院的院感防控压力可想而知。

记者注意到,这里每一个电梯间内外都配有皮肤消毒液,电梯间内有每日早中晚三次消杀记录,责任到人;每一个分诊台、诊室都放置有手消毒液,甚至每一台自助服务机周边都配有手消毒液。也就是说,一个来院的人可以实现走到哪里都能消毒。

“我们投放了400到500瓶手消毒液,就是时时处处提醒患者要做好个人防护。”省千佛山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王丽丽说,医院严格按照最新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进行全院防护。

王丽丽介绍,就连地板和物品的消杀也有严格区分,门诊楼和普通病房的消杀是在每天下班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和擦拭,如果出现血液体液污染或者新冠疑似患者就诊,就要立刻进行消杀,出院病人的每一个房间都要进行专业的终末消毒。

在发热门诊,消杀要求更高,消毒用的是1000mg/L含氯消毒液,剂量翻番。而且每一个房间都配备了空气消毒机,实现随时消杀。

为了院感防控,医院要求每一名医护人员必须使用专业医用外科口罩,“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标有YY0469的是标准外科口罩,比普通口罩要多一层防护。”王丽丽还建议更多市民在购买时要注意查看口罩执行标准。

为应对新的疫情防控形势,医院要求加强一次核酸检测,包括全体职工和已经住院患者及陪人。目前,患者及其陪人入院检测、职工定期核酸检测已经成为医院常态化检测任务。本次核酸检测完成后,院内重点科室每7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其他所有工作人员每14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 sin(x²)+sin(y²)=1 的图像这么复杂?

为什么 sin(x²)+sin(y²)=1 的图像这么复杂?

多才多艺青少年教育
2023-11-29 07:13:05
以色列没有打醒阿拉伯人,却打醒了中国人

以色列没有打醒阿拉伯人,却打醒了中国人

谈芯说科技
2023-11-12 20:38:46
中美欧GDP数据已公布:美国171万亿,欧盟111万亿,中国呢?

中美欧GDP数据已公布:美国171万亿,欧盟111万亿,中国呢?

浮生一梦啊
2023-11-29 02:30:03
“晚上想吃奶”公务员出轨女同事,妻子曝光露骨聊天?尺度太下头

“晚上想吃奶”公务员出轨女同事,妻子曝光露骨聊天?尺度太下头

王小乖
2023-10-05 23:08:29
再见齐达内!三下家全没了!皇马官宣,穆帅抢他饭碗,或回老东家

再见齐达内!三下家全没了!皇马官宣,穆帅抢他饭碗,或回老东家

阿泰希特
2023-11-29 09:35:10
第一个“超临界”涡轮机在美国推出 - 比传统涡轮机小十倍

第一个“超临界”涡轮机在美国推出 - 比传统涡轮机小十倍

清视角
2023-11-29 10:40:52
新型卖淫:一次240、包夜500,未成年人陷入深渊!

新型卖淫:一次240、包夜500,未成年人陷入深渊!

王小乖
2023-10-05 23:03:20
蒙古国仅有300万人口,近六分之一都是寡妇,她们的男人都去哪了

蒙古国仅有300万人口,近六分之一都是寡妇,她们的男人都去哪了

鸭鸭文史录
2023-11-22 15:24:55
古代专设“通房丫鬟”,主子同房要守床边,近身伺候才是重头戏!

古代专设“通房丫鬟”,主子同房要守床边,近身伺候才是重头戏!

刀刃历史
2023-10-24 20:08:15
美参院怒提法案,炸出惊天秘闻:美至少已回收9艘非人类制造飞船

美参院怒提法案,炸出惊天秘闻:美至少已回收9艘非人类制造飞船

探索日记
2023-11-30 01:40:59
恒大不还了,碧桂园不还了,“一夜白头”的孙宏斌,把债务摆平了

恒大不还了,碧桂园不还了,“一夜白头”的孙宏斌,把债务摆平了

楚千寻
2023-11-27 18:28:44
万达400亿债务压顶疑似爆雷,评论区网友的评价一针见血太扎心

万达400亿债务压顶疑似爆雷,评论区网友的评价一针见血太扎心

风车纪实
2023-11-29 21:33:42
江西淫魔黄顺保4年内夺走了多名女子的初夜,其中最小的才17岁

江西淫魔黄顺保4年内夺走了多名女子的初夜,其中最小的才17岁

灰色的枷锁
2023-09-13 11:58:09
赖侯全力拼“大选”,都要拉拢柯文哲,大陆的表态,有助于侯当选

赖侯全力拼“大选”,都要拉拢柯文哲,大陆的表态,有助于侯当选

非常点评
2023-11-29 15:47:42
《斗破苍穹》电影毫无下限!胡静大尺度镜头被投诉!萧炎更辣眼!

《斗破苍穹》电影毫无下限!胡静大尺度镜头被投诉!萧炎更辣眼!

西瓜爱娱娱
2023-11-29 15:40:15
临近年底,银行发生了奇怪的现象

临近年底,银行发生了奇怪的现象

南瓜观点
2023-11-29 20:54:20
马云罕见在内网发声

马云罕见在内网发声

环球时报新闻
2023-11-29 18:43:22
睡前最养生的5分钟,建议你这样做!很多人白白浪费了

睡前最养生的5分钟,建议你这样做!很多人白白浪费了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11-19 08:54:06
有些人可能撑不到天亮了

有些人可能撑不到天亮了

Spenser
2023-11-25 22:54:12
“1周用药1次”的5大降糖药,已在我国上市,糖尿病患者要知道

“1周用药1次”的5大降糖药,已在我国上市,糖尿病患者要知道

杜彦灵说
2023-11-29 10:55:13
2023-11-30 03:04:49

头条要闻

顾客吐槽588元一小时的温泉像臭水沟 商家:定期消毒

头条要闻

顾客吐槽588元一小时的温泉像臭水沟 商家:定期消毒

财经要闻

A股10年为何瘫坐3000点?6组数据揭真相

体育要闻

B费背后放倒托雷拉染黄,吃牌后与队友激烈交流了几句

娱乐要闻

潘玮柏晒婚礼照!宣云穿50万婚纱出嫁

科技要闻

拼多多美股市值超越阿里巴巴!

汽车要闻

3.3秒破百/鸿蒙座舱 智界S7家用运动两不误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健康
教育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小米电视S Pro体验:千级分区MiniLED面板 高屏占比显示效果惊喜

房产要闻

置换客二手房出手难?上海郊区新盘推出“首付分期”

吃咸菜到底会不会致癌?

教育要闻

认知篇:普通留学生要学会拒绝竞争,找极致的蓝海!

公开课

35岁男子晚上腰痛,隔天猝死,医生:耽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