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滨州市沿黄地区(滨城区、邹平市、惠民县、博兴县)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城乡融合试验区”,自试验区公布以来,滨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省级城乡融合试验区建设的牵头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四项“试验任务”,总结提炼工作经验,以点带面,积极部署推进试验区建设。
滨州市滨城区以生态保护治理为切入点,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生产发展主基调,大力实施绿色环境、绿色产业、绿色规划“三步走战略”,序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以“绿色引擎”激活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以“生态之笔”绘画卷,城乡融合谱新篇,迈出了铿锵有力的“绿色步伐”。
——以绿打底,映衬秀美
沿黄景观带
——以绿赋能,打造沿黄产业“黄金带”。围绕“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依托黄河生态基础,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以开发促保护,实现由生态资源优势到经济价值的转变。先后投资建设黄河农事园、黄河小街湾、黄河生态园等项目,其中仅“十里荷塘”景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待黄河小街湾等黄河民宿项目正式开放后,游客接待能力将进一步有质的提升。按照村庄景区化培育计划,创建省级特色旅游村2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3家,目前正在积极培育杨柳雪村、龙王崖村、张王村、小街社区争创国家3A级景区标准核心指标,进一步擦亮叫响“帝师故里 黄河明珠”滨城文旅品牌,真正实现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十里荷塘景区
——以绿为引,构筑多元立体“新布局”。按照“一村一品、一线一景、一片区一特色”的沿黄开发总思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设施建设,适时采用城区扩围、镇区扩量、社区扩面、设施扩容的办法,推动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燃气、供热、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力争构建起“多规合一、一步到位”的国土空间体系。截至目前,已完成滨城区骨架公路网及四好农村路发展规划初稿编制工作,完成31.1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施工图设计和评审工作,养护工程完成38公里。以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为契机,将黄河滩区7个村集中外迁安置主城区,实现居民“出滩入城”。投资2.1亿元,对黄河滩区21个旧村台进行改造提升,实现防洪安全、基础设施和美化靓化同步提升,惠及3478户、9948人,成为沿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水护田将绿绕,桃花流水鳜鱼肥。在积极探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滨城区用好用活“河宽滩大、风情秀美、宜游宜居”的生态特色,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先,辐射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沿黄控制性规划、空间功能布局和配套基础设施,把黄河元素转换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滨城经验。
记者 张贵英 通讯员 梁嘉然 郭飞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