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8月1日讯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为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群体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举办“庆八一·致敬最可爱的人”剪纸活动,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区级传承人杨茜芸老师向大家教授剪纸艺术。
活动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五楼会议室进行,杨茜芸老师先是给大家讲述了剪纸的发展历程以及剪纸的种类,随后现场手把手教大家剪出带有红色五角星标志的圆形图案。孩子们多是第一次接触剪纸艺术,兴趣非常浓厚。大家拿起剪刀以及老师设计的图样,耐心地进行裁剪。“这个设计图样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裁剪需要技巧,如何让剪刀转弯,如何让剪纸的边角剪得更加平整,这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现场的孩子告诉记者,杨老师的课不仅讲得精彩,现场教授剪纸也是一板一眼,从基本功开始教起,让他们能够领略到剪纸艺术的精髓与魅力。
杨茜芸告诉记者,剪纸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艺术善于将不同空间、时间的物象进行组合,通过一种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呈现所表现的对象。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技法易于掌握,适合普及,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及赞美。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茜芸希望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注入到剪纸艺术之中,让孩子们不仅学到手工技艺,更能领略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精髓,让传统文化跟爱国教育根植孩子内心,才是剪纸艺术继续传承下去的最大意义。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照顾到现场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杨茜芸老师设计了不同的剪纸样式,低龄孩子只需要剪裁简单一点的红色五角星跟红色花瓣,九岁以上的孩子则需要裁剪带有简易麦穗标志与“八一”文字标识的红色五角星剪纸。本次活动共30余名小朋友参加。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都完成了作品,并用精彩的剪纸作品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带孩子来陶琉馆参加这场活动非常有意义,老师的课程里包含了传统教育与爱国教育,孩子们既学到了剪纸艺术,又增强了爱国意识,是非常有价值的一场研学活动。”活动现场,孩子家长对于此次举办的活动,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开展,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军人的可爱可敬和凛然不可侵犯的军威,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晓会 通讯员 毕玉忠 张鸣 王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