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日照发布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全市生产总值1037.35亿元,同比增长12.7%;三次产业均实现较快增长,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36 . 73亿元,增长18 . 1%,比全省高3 . 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首位。
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诸多压力,上半年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并渐趋常态,生产需求不断扩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市场物价总体稳定,经济运行有质量、有活力、有温度……最新出炉的一个个数据,清晰勾勒出一个“稳中加固、健康向好”的城市经济体现状。我市经济不仅守住了“保”的底线,巩固了“稳”的基础,而且不断积蓄“进”的力量,在发展质量上实现了新超越。
有质量:三次产业均较快增长,第三产业成“定盘星”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不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开展“项目突破年”,经济稳步复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三次产业均实现较快增长。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037.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 . 69亿元,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31.94亿元,增长7.0%,两年平均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536.73亿元,增长18.1%,比全省高3.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首位,第三产业两年平均增长7.6%,比全省高0 . 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6 . 6∶41.6∶51.8。
细读此次发布的经济半年报可以发现,第一产业“稳定器”加速,第二产业“压舱石”牢固,第三产业接替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定盘星”。从第三产业内部看,批发、住宿餐饮、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居民服务四个行业增速均超过了20%,比GDP增速高8个百分点以上,这些行业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看一看上半年我市服务业稳中向好、逆势上扬的具体表现———
增长速度显著,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市服务业恢复性增长步伐加快,恢复势头更加强劲,全市服务业高于GDP增速5.4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和全省高6.3和3.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居全省首位;两年平均增长7.6%,分别比全国、全省高2.7和0.8个百分点。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2.2%,居三次产业之首,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稳固。
新动能加快积聚,拉动优势凸显。服务业新产业继续加快成长,新动能不断聚集,驱动新动能发展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0.96亿元,同比增长47.7%,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29.6个百分点,占服务业比重18.8%,成为全市经济增长新动力。规模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拉动全市服务业增长6.2个百分点。
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传统行业恢复有力。随着疫情防控进一步巩固和经济发展形势的持续向好,全市旅游消费市场表现活跃,旅游、文化、体育“幸福产业”发展提速,拉动内需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速,分别增长18%、15.2%、21.1%和14.5%,传统服务业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3.4%,拉动服务业增长7.9个百分点。民生行业加快向好,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29.2%,增幅比1—4月提高5.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定盘星”,得益于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布局和投入。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作用下,民间投资增长31.1%,两年平均增长20.2%。“四新”投资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12.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1.4%,两年平均增长1.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5.2%、21.6%。市场之手推动下,要素资源加快向这些极具成长前景的新兴产业集聚。
此外,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加大项目招引、落地力度,新开工项目172个,同比增长6.2%,居全省第2位。计划总投资432.45亿元,同比增长19.2%,居全省第3位。与上年6月相比,全市新增1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半年合计产值62.48亿元。从新增企业行业分布看,除传统行业外,还涉及新能源汽车制造、检测试纸、半导体分立器件、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战略性新兴或高技术领域,由此可见,增量企业成长好、结构优。
随着经济新动能的持续发力,新的气象、新的生机正在蓬勃焕发———
传统动能升级稳步发展,造纸行业依托木浆生产优势,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新增莱赛尔纤维生产线,广泛用于纺织、服装面料,从“浆纸一体化”向“浆纸+浆纤一体化”成功转型,带动全市上半年化学纤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倍。
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个百分点。8个装备制造行业同比全部实现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2%,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8 . 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1.0%。从产品产量情况看,半导体分立器件同比增长35.9%,电子元件增长35.2%,虚拟现实设备生产实现从无到有。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今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23.33亿元,增长57.6%,两年平均增长29.3%;利润总额129.31亿元,增长153.3%,两年平均增长45 . 3%。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89 . 51亿元,增长24 . 1%,两年平均增长13.4%。
有活力:韧性更强,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冲击之大,不言而喻,但梳理上半年的“成绩单”,有一组数据引人注目: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重点商品出口拉动明显。货物进出口总值664 . 8亿元,增长48 . 5%。其中,出口217 . 8亿元,增长30.1%;进口447亿元,增长59.5%。一般贸易进出口509.1亿元,增长44.5%。民营企业进出口407.3亿元,增长35.7%。
——从出口商品看,钢材出口87.6亿元、增长25.7%,机电产品出口64.3亿元、增长73.9%,农产品出口26.9亿元、增长1.4%,运输工具出口14.3亿元、增长187.9%,分别拉动出口增长10.7、16.3、0.2和5.6个百分点。
——从外贸市场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18.8亿元,增长49.8%,占进出口总值的32 . 9%,同比提高0 . 3个百分点。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世界经济放缓、抵御经济下行等诸多压力下,上半年我市外贸进出口为何能够大幅增长?
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有力拉动了进口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扩张态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始终位于荣枯线以上,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从去年9月以来一直位于120以上,而国内需求的扩大也拉动我市铁矿砂、农产品等生产资料进口大幅增长。上半年,我市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239.2亿元,增长112.6%,拉动进口增长45.2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口51.8亿元,增长39.4%,拉动进口增长5.2个百分点。
而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平稳复苏,我市面临的出口形势也是稳中向好。今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全球经济平稳复苏,上半年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56.5%,较2019年同期上升5.3个百分点,国外市场对钢铁、机电产品等需求逐步恢复。
上半年,我市钢材出口拉动出口增长10.7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拉动出口增长16.3个百分点。受此带动,我市对前两大出口市场——— 东盟、韩国,出口分别增长26 . 9%和43 . 3%;对第3到第5大出口市场———俄罗斯、美国、日本,出口分别增长102%、52.2%和3.1%。
大宗商品价格高涨,推高进口增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原材料生产国的产出受限、供给下滑,叠加国际航运运力紧张等因素造成大宗商品供给紧张,与之相对的是,随着疫苗注射面扩大和经济活动恢复,需求快速复苏。此外,全球主要央行的持续宽松政策,流动性扩张、美元指数下跌,特别是美国经济刺激计划拟扩大到基建领域,进一步拉大了上游产品的供需错位及其预期,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受此影响,上半年,我市铁矿砂和原油进口均价同比上涨,进一步推高了我市进口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保税区等对外开放平台优势持续显现。上半年日照市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47.1亿元,同比增长497.3%,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增加66.7%,亿元以上规模企业数量增加250%。在保税原油、保税混矿等业态带动下,上半年我市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73.3亿元,增长99.4%,保税区进出境仓储或转口货物14.3亿元,增长191.6%。
综合以上因素,我市外贸在迎难而上中发展韧性更强,结构持续优化,成为我市经济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动力。
有温度:暖意更浓,百姓收获满满幸福感
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围绕经济走势的讨论中,有一个热点就是,消费市场何时真正恢复往常?
从今年上半年新发布的数据中已见端倪: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1%,比一季度回落9.5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5 . 1%,两年平均增长2.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9.92亿元,同比增长21.8%。
不难发现,全市消费市场已明显回温,正趋稳运行,且提质升级趋势明显,“活”力焕发———
汽车销售支撑作用明显。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8.84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零售额的41.3%,同比增长25.7%,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7个百分点,虽然拉动力回落,但仍是支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消费升级类实现较高增速。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体育娱乐用品、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3 5 6 . 1 %、148.4%、143.5%和77.1%,高于限上消费品零售额334.3、126.6、121.7和55.3个百分点。
住餐市场活跃。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营业额1.99亿元和1.89亿元,增长49.1%和50.3%,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85.6%和52.4%,高于限额以上营业额36 . 5、2 . 1个百分点,保持良好增势。随着7—9月份旅游旺季高峰期的到来,住餐市场将持续加快增长。
发展为了人民,全市民生“保”障有力:上半年,我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20.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0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0.35亿元,教育支出31.68亿元。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4元,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5.7%。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7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15元,增长14.2%。城乡人均收入倍差为1.84,比上年同期缩小0.1。
民生投入持续加大—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需求增强—经济持续回暖,诸多因素形成闭环,推动高质量的经济循环。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在承压中前行,发展韧性逐步增强,高质量发展基础稳固。成绩来之不易,机遇和挑战并存。下一步,全市上下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项目突破年”为抓手,大力抓招引、抓建设、抓运行,确保全市经济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日照精彩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