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7月26日讯 今天,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李勇,淄博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范继英,就淄博市实施“民生一卡一码通”工作进行了新闻发布。淄博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王昊天,淄博市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伟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便利度、群众满意度,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淄博市以社保卡为依托,开展了“民生一卡一码通”工作,7月21日,淄博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淄博市“民生一卡一码通”工作实施方案》。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淄博全面推动实体社保卡与电子社保卡协同应用,到2022年年底,基本实现“民生一卡通”在居民待遇发放、身份凭证应用、医疗健康、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在“爱山东·爱淄博”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民生服务码,实现“民生一码通”,建立起集线上线下于一体的“民生一卡一码通”服务新格局,使“民生一卡一码通”成为数字淄博建设的一项示范性工程。
推行“民生一卡一码通”势在必行
发布会上,李勇表示,从必要性来看,当前,在群众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卡证种类多用时常常找不到、丢失后补卡周期长等问题,在办理业务时存在诸多不便。同时,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多业务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一张卡片、一个二维码,集成各类政务服务、民生事项,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群众意愿的必然要求,是方便广大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举措,推出“民生一卡一码通”正当其时。
从可行性来看,近年来,淄博市人社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探索丰富社保卡应用功能、简化社保卡办理手续、推行电子社保卡等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截至目前,淄博市已发放社保卡450万张,实现了参保人员广覆盖,全市160多个服务网点具备了当场办卡能力,立等可取。社保卡涵盖的个人基本信息全面、准确,淄博市已经完全具备了推出以社保卡为基础的“民生一卡一码通”应用的基础条件。
着力推动实现“一卡通用、一码通行”
“民生一卡一码通”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群众在市内“一卡通用、一码通行”的需求,一卡就是一张社保卡办事通用;一码就是在“爱山东·爱淄博”平台一个二维码畅行无阻。
实现一个目标。到2022年底,“民生一卡一码通”服务人群的覆盖率和资金纳入一卡通账户占比率达到50%以上,实现身份凭证、待遇发放和金融服务3大项功能的全面融合,在22个领域集成37个应用,涵盖广大群众日常的办事领域和基本诉求。
完成三项任务。实现社会保障卡全覆盖,力争2021年年底,参保人群持卡覆盖率达到99.9%以上,加快换发容量和功能更加强大的第三代社保卡,做到人手一卡,并且做到即时制卡换卡,居民待遇发放、身份凭证应用、医疗健康、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服务领域内的事项,能以社会保障卡替代的,一般不再发行功能重复的各类实体卡;建设全市跨部门统一应用的“民生一卡一码通”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健全的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撑;完善“民生一卡一码通”应用环境,完成对“民生一卡一码通”软硬件环境的改造,在必要的办事区域提供读卡设备、扫码仪器,提高后台操作系统稳定性,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使用“民生一卡一码通”。
集成五大应用。政务服务领域作为身份凭证应用,可以持“民生一卡一码通”办理各项政务服务事项;补贴待遇发放应用,各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和各项待遇的发放,逐步实现由一卡一码接收;金融服务应用,凭“民生一卡一码通”,可以在线上线下办理各类银行业务;生活领域应用,持“民生一卡一码通”,可在城市交通、文化旅游、酒店住宿等领域,享受乘车、旅游、住宿等服务;实现数据创新应用,依托“民生一卡一码通”服务平台和区块链技术平台,建立用卡信息档案和用卡数据库,开展大数据分析,为精准识别身份、主动为民服务提供依据。
“民生一卡一码通”带来新变化
“民生一卡一码通”的应用,将会解决一人多卡、多码问题,解决信息不能共享问题,解决多头管理问题,预期成效是多方面的:
办事更方便。群众无论是办理就业社保、公积金业务,还是就医购药、退税缴费,只需提供一卡或一码,就能实现身份自动识别,借助数据共享,轻松办好业务,办事更加方便、高效。
生活更便捷。凭借一卡或一码,可以畅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可以自由出入体育场所,乘车、住宿、旅游等,“民生一卡一码通”就是市民的身份证明,让市民有更多选择。
服务更舒心。社保卡丢失,可即时补换,最快10分钟就能办好。“一卡通”免收工本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网上银行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为老年人和有困难的人员提供上门服务,需求会得到更大满足。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