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清、街净、村美,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胶州三里河街道的乡村正在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三里河街道围绕“人居美、村庄清、镇街靓”工作目标,聚焦人居环境长效机制建设,创新治理体系,在治理“精度、广度、温度、高度”上下足功夫,切实以绣花功夫绘就三里河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
清洁村庄上加码“精度”,组合拳瞄准关键点。实行“清单式”管理,通过徒步丈量,为37个涉农村庄拉出“五清一点”清单(清周边乱堆乱放、清残垣断壁、清私搭乱建、清乱涂乱画、清线路乱搭,建立集中堆放点),截至目前已累计建立问题清单六类572项。同时,实行“标准化”创建,参照创建省级清洁村庄示范村标准,进一步细化清洁村庄15项内容,明确整治提升、检查验收、档案资料标准,实行清洁村庄“标准化”创建。
整治范围上延伸“广度”,建立“两横三纵”路长责任制。在原有村内实行网格化街长制基础上,将整治范围向主路属地区域延伸。“两横”即香港路、南外环,“三纵”即204国道、九城路、九赵路。依照属地原则划分34个责任区域,每个责任区域实行社区党委、网格党组织“双书记”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严管属地区域内偷倒各类垃圾、河塘沟渠、黑臭水体、私搭乱建等,挂牌公示。制定《三里河街道办事处关于私挖乱采、乱倒垃圾专项管理办法》,设立举报有奖电话,通过闭环式管理,累计清除建筑垃圾20.2吨,抓获偷倒垃圾车辆4辆,整治黑臭水体7处。
文明引导上提升“温度”,灵活运用载体减“陋习”。通过开展村庄“最美系列评选活动”,累计评选表彰350名“洁净庭院”、“最美家庭”等示范户,发放奖金50000元。结合社区换届选举,开展“党建+志愿”服务和“抓落实、促提升、争排头”主题实践活动,发动机关党员干部深入村庄一线,社区党委、网格党组织成员靠在一线,动手实干,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垃圾分类,现累计开展活动6次,参与人次达2400余人。小荣誉撬动户户参与人居环境的大格局,引导村民改变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的不良习惯。
机制运行上拉升“高度”,以考核亮牌、现场阅卷促整改。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考核体系,制定出台《三里河街道办事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考核办法》,采用基础奖、进位奖和末尾管理法调动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积极性。建立考核亮牌机制,对联合督查考核得分低于90分的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主要负责人挂黄牌,与社区党委和网格党组织干部考核工资直接挂钩。每周采取“技查+人核”方式,按照查找问题、汇总分类、督办整改、验收销号的流程进行限期整改。累计下发周督查通报30期,考核督查专报14期,挂黄牌网格党组织7个。选取卜落林村试点农村居民信用积分机制,制定《三里河街道农村居民信用管理办法》,建立每户每年360元的诚信积分制度,通过“七有七无”诚信积分规则规范村民卫生行为。
通过“四度融合”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开启独具特色“经济乡村、文明乡村、法治乡村、幸福乡村”的三里河乡村振兴新征程。
来源:胶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