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日照盛博港实业公司工作人员到日照市政务服务大厅外资登记窗口申请办理营业执照,材料中需提交的香港股东公证文书尚在邮寄途中没有收到,但香港股东已约定当日交付投资款,没有营业执照就无法开设银行账号。
正在现场参加“听民声、走流程”体验活动的日照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费立志了解到企业这一情况后,立即与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进行了视频连线,确认其身份证明、资料证明后,决定在企业先行提交其香港股东公证文书影印件并承诺一个月内提交原件的情况下先予容缺办理,当场办理了营业执照。
“没想到缺了一项材料还能这么快就办好,保证了我们后续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公司工作人员拿到营业执照后惊喜万分。
通过这笔业务,日照市市场监管局还向前一步,针对此类问题,专题研究并确定了进行容缺办理的原则,对来日照市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如果该企业已经办理外商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且该证明材料正在邮寄过程中的可以通过现场视频连线等方式确认相关信息,书面承诺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原件情况下可给予容缺办理,尽可能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让企业和办事群众深切感受“最多跑一次”的贴心。
“通过听民声、走流程,直接面对企业和群众,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诉求,找准工作上的薄弱环节,举一反三,靶向施策。”费立志说。
“听民声、走流程”体验活动是日照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重点在有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中开展,深入基层单位、深入服务窗口、走进工作一线,亲身体验、换位思考、倾听民声,找准找实为民服务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改进提升线上线下办事流程,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随着政务服务环节、时限压缩空间逐步见顶,如何切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服务?
“聚焦群众‘办成事’,根据群众需求来‘升级’服务事项,群众和企业办事最需要解决什么、最盼什么,就谋划、推出什么。”日照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走进基层一线,到办事现场零距离体验;市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单位一把手坚持定期坐窗口、参与现场执法。
对查找出的问题,能马上整改的要立行立改;不能马上整改的,通过集体“会诊”,拿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加快优化提升;超出部门本身职责的,要及时梳理,提级会商。通过“真走”“实改”,使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转化为优化服务的“整改清单”,最后变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清单”。
着眼解决“急难愁盼”,日照市水利局开展农村供水工程大排查,深入村民家中“拧龙头看供水、查水质看水量”,截至目前已排查3077个自然村,发现问题298个,整改问题270个;实地查看279条河道管护情况,完成排查整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乱排”问题2026处。
着眼大数据赋能应用,让群众少跑腿,日照市教育局把入学、转学、助学、毕业等19个事项纳入“一站式”服务平台,再造线上服务流程,被省教育厅列为试点;日照市财政局推动政府采购管理平台与预算和支付的互联互通,逐步构建起了“当场办、立即办、网上办”的全流程电子化采购流程。
据了解,自4月底启动“听民声、走流程”体验活动以来,日照市已有24个市直部门到市政务服务大厅参加体验,参与人数190人,体验内容306项,发现问题198个,提出整改措施189项,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单位的办事效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秋丽 冯帆 通讯员李敏 迟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