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星辰供水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学军同志是一位普通的退伍军人,在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无私奉献4年之后,在1997年从部队退伍进入自来水公司工作,至目前为止已经度过了24个春秋。在这24年中,他既干着普通的工作又做着不普通事迹,多年来坚持义务献血达20余次,坚持为中国的鲜血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16年又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希望以己之力能挽救更多相关病症患者的生命,为他们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2020年底,王学军同志获得“淄川区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王学军同志不仅在社会上是一个好公民,是一个模范公民,处处为他人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中也是处处以身作则,以公司为家,把同事视作亲人。在工作中他树立“个人及部门服务于整体工作的大局意识”,吃得了苦、受得了委屈。在进入公司以来的24年,他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工作态度认真,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2020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自元月份开始就新冠疫情肆虐,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由于饮用水的安全关系着全区几十万人的生命,从湖北武汉疫情一爆发,王学军同志就敏锐地觉察到供水安全的重要性,作为办公室主任,他向领导提议购买部分消毒物品用于供水一线的同志们,以切实保障供水的安全性。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就利用下午下班后时间,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顾被传染的风险,跑遍了淄川和张店的全部药店给同志们购买医用口罩、84消毒液、体外温度计等抗疫物资。当时疫情严重防疫物资奇缺,他就一家一家药店去跑去问,这家药店凑几个口罩,那家药店凑几瓶84消毒液......在凛冽的寒风中,他骑着自行车丈量遍了淄川和张店的大街小巷。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他又主动值班和加班,一是为了其他同志能够跟家人过一个团圆年,二是他在单位留守,可以随时掌控情况,处理突发状况。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王学军同志没有在家陪伴家人一天,只是回家取了两次个人用品,又匆匆返回了单位。同样工作压力很大的爱人,白天高强度的工作,奋战在抗疫的最前沿,晚上回家还要独自照顾孩子、做家务,她对王学军同志一心扑在工作上可以理解,但对他长时间不回家,不承担家的责任也偶尔心生怨言。对妻子的一点小抱怨,王学军同志也只能歉疚地、尴尬地笑一笑,不做解释,因为他也深深地知道,妻子只是太累了,压力太大了,为了工作为了家庭她也付出太多了。在单位晚上没有地方休息,他就在会议室的会议桌上临时凑合一下。春节放假期间,水厂一线工人为保障供水无法休息,为应对疫情,王学军同志为不影响科室其他同志的正常放假,就亲自为3辆班车早晚消毒,为3个水厂20余人早晚测体温、登记在册、分发抗疫物资。有的职工问他:“王主任,我看你每天这样太累了!为单位付出这么多,有家也不能回,孩子也照顾不上。”他却回答“我是退伍老兵也是党员,做这些都是应该的,辛苦我一人,让大家都安安全全的,也值得!”。也只有在深夜,忙完了手头的工作,他的内心才会泛起对家人的愧疚。等第二天黎明到来,他又把对家人的思念、愧疚抛到脑后,又精神百倍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王学军同志通过网络和媒体了解到,人们随意丢弃的废弃口罩不可避免也携带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病毒,废弃口罩还会给地球环境带来严重伤害。于是王学军同志就自觉加入到捡拾废弃口罩的义务工作当中,他觉得自己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就有义务为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发一份光、出一份力,为子孙后代尽力留下碧蓝的天,湛蓝的海,王学军同志在刚开始做这项公益活动时遭到家人的反对,在他再三保证会做好个人防护以后,家人才支持他去做这项公益活动。虽然王学军同志高强度工作一天以后很是疲累,工作加班加点也是常态,但是他却见缝插针的利用早晨早起以及晚上出去锻炼的时间走街转巷,捡拾人们随意丢弃的废弃口罩,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走遍更多的地方,他骑上了他那辆陪伴他20余年的自行车,强光手电筒和垃圾拾取器也成了他忠实的伴侣。淄川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留下了他捡拾废弃口罩的背影。几个月下来,他累计捡到的废弃口罩已经达到800余个。因此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口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