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6月26日讯 经过前期的精心设计和建设,6月26日上午,博山区文化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以废弃工厂为基础改建而成,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一体,将是山城新的文化坐标。
6月26日8:30许,记者跟随参观的人群走进坐落在文化中心内的博山区文化馆。在合唱排练室里,博山中老年合唱团正在排练《我和我的祖国》等节目。崭新的排练室按照高标准设计建造,不但具有极好的隔音效果,还配有钢琴、指挥台、合唱台等设施设备。
博山中老年合唱团成立于2000年,现有团员88人,是一支活跃在博山区基层文化战线上的合唱队伍。团长夏光斌说:“原来的文化馆拆除后,合唱团只能到处找活动场地。因为团员人比较多,所以场地不好找。现在文化中心有了这么好的排练室,我们更要把歌练好,把党委政府为群众办的实事传播好、歌颂好!”
博山区文化中心占地45亩,总建筑面积2.3万平米,充分利用闲置废旧厂房“改旧建新”,按照重塑场地、保留记忆、结构沿用、立面更新的原则,对既有建筑进行差异化处理,改造成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新建美术馆、方志馆等,同时配套建设市民休闲娱乐活动区。目前,所有老旧厂房全部被开发利用,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等一期工程已完工,美术馆、方志馆等二期工程主体基本完工。
博山作为一个工业城市,老旧工业厂房是工业发展轨迹的展现者,是城市发展的遗存。成功改造老旧厂房,对博山这座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城区内瘦身健体、减量发展的大环境下,2010年,山东柳杭减速机有限公司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科学规划,搬迁到新的工业园区。位于珑山路的老厂区2万余平方米厂房闲置下来。
该地块位置优越,场地宽阔,周边以住宅为主,兼有学校、车站、医院等,住户密集,交通方便。对该址进行合理改造,成为推动博山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经多方论证,博山区委、区政府秉承保护历史工业风貌,做好文化保护传承,促进集约用地、解决用地瓶颈的原则,将博山区文化中心定址于此,开工建设历史现代融合、科技文化交融的高标准综合文化中心。
建设过程中,博山区主要领导多次研究项目推进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项目规划、土地等手续办理、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为项目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的建成,不仅体现了博山区对其深厚工业文明的尊崇和继承,更是博山区以有解思维、创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的生动实践。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凯 通讯员 陈颖 毕延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