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鲁中高地沂源县东里镇的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铁矿石开采、加工和销售。
“过去,公司资源税的申报期限是每月前10天内,与大多数税种的申报期限不统一、不衔接,造成多次申报,挺麻烦。《资源税法》实施后,公司的纳税期限改为现在的每月15日内,申报频次明显降低,办税负担一减到底。”该公司财务经理郑伟介绍说,“相比《资源税暂行条例》,《资源税法》吸收了近年来税收征管与服务上的有效做法,践行了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现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在简并征收期限、简化纳税申报、多部门协同等方面完成了纳税服务的提质增效。对税务‘放管服’改革,我们非常满意!”
“不只是申报期限与其他税种实现接轨,在申报填写方面也进行了大幅度简化。”该公司财务人员苑光庆说,公司需要对铁矿资源和水资源同时进行申报纳税,铁矿资源新申报表相比于旧申报表,由原来自己填写计算改为仅需填写收入额及各项扣除额,系统将自行计算应纳税额,不仅省去了计算的步骤,最重要的是项目更加明晰。还可以用系统的数据和自行计算的数据相互验算,相当于既完成了申报还完成了对账,一举多得。而在水资源税方面,只需要接收自然资源局每季度记录的水方数就能进行申报,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享受到税收“放管服”改革带来便利的还有沂源县源泰置业有限公司。“真没想到,现在税务部门启用了电子税务局‘五税合一’综合申报,申报期内只需要填一次申报表就可以完成以前需要多次填表才能完成的纳税申报事宜。”沂源县源泰置业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孙鹤办结完纳税申报后,高兴地说,现在不仅流程比以前简单,而且合并以后不需要打开多个报表就能完成纳税申报事宜,税务部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实行“五税合一”和“七税费合一”主附税费合并申报功能,实现“一次填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一张凭证”,纳税申报次数由原来的6次减少为3次,纳税人申报时间减少30%以上。“税收放管服,纳税倍儿爽。”谈及“放管服”感受,孙鹤一脸灿烂。
沂源地处山区,“放管服”改革对惠及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是放开了,但由于公司会计核算软件升级不及时,无法单独核算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所以也就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沂源博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科长何晓静坦言,这本属于公司内部运营问题,但税务部门了解情况后,放管结合,服务到家,帮着我们想办法、出主意,在积极争取沂源博商银行升级会计核算软件,能够单独核算免税利息收入以获得免税资格的同时,辅导公司建立手工核算明细账备查。“这项优惠政策落实后,一年将为公司减轻税收负担600多万元。同时,也将对落实好全县小微金融等各类优惠政策,努力推进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好地发挥其支持实体经济传导效应发挥出积极作用。”面对未来,何晓静信心满满。
税收“放管服”,经济添动力。国家税务总局沂源县税务局以党史学习为动力,积极开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活动,采取内部培训、外部宣辅相结合的办法,互动、联动,确保“放管服”改革落地见效。
首先,强领导、明职责。将“放管服”改革明确为全县税务系统“一把手”工程,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部署、抓方案、抓协调、抓落实;细化责任分工,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次,强宣传、解疑问。采取“统一问卷、统一底稿、统一问题清单”三统一模式,面对面走访全县各类纳税人8215户,为纳税人送去宣传资料7000余份;解答咨询辅导等方面存在的“5大类具体问题”180条次,并将问题分门别类,汇总梳理,逐项剖析问题根源,制定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整改措施,通过“鲁税通”向纳税人进行“线上”推送。另外,强互动、促联动。通过“鲁税通”征纳互动平台,引入线上智能机器人“税博士”,实现7x24小时在线咨询智能服务;使用“消息推送”功能,开展“点对点”精准辅导信息推送;开通“税企直通车”,方便纳税人随时在线反馈办税缴费诉求和工作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已推送各类消息通知324条,发送税收优惠政策18万户次,覆盖7647家企业;大力整合咨询辅导资源,将电话咨询接听工作从较为繁忙的导税岗和前台窗口中剥离出来,实施12366热线咨询与办税厅咨询“厅线联动”,搭建集咨询、预约、意见建议、举报、投诉等功能为一体的功能平台,现已通过厅线联动功能平台提供各类服务2000余户次。
“改革不停,红利持续。”沂源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周胜军表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持续不断深化税务“放管服”改革,倾力不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更好地营造税收营商环境,按照市局“六大税务”目标要求,为加快推进沂源努力争先进位、奋力走向前列贡献税收智慧和力量。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李守伟 张梁巍 刘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