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养犬反映市民素质,关乎城市形象。前不久,《民生速递》节目就城市文明养狗的话题和大伙进行了讨论,节目播出后不少市民通过“云上胶州”移动客户端或是新闻热线82201212反映,自己身边也存在着不文明养狗现象,今天我们继续就文明养狗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在三里河公园、植物园、市民广场等市民休闲场所,记者看到不少市民在遛狗的时候没有给狗系犬绳,看到记者的镜头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自家的狗不会咬人,整天关在家里比较可怜,出来遛狗就想让狗自由放松一下,可是,您对自己的爱犬是关心爱护了,那么您有考虑、照顾过别人的想法和情绪吗?
认为自家的狗不咬人,可以不栓狗绳,也不知道这自信是从哪来的?众所周知,再温顺的狗也有急眼的时候,无论它是否会咬人,都不是不栓狗绳的借口。外面的环境那么复杂,我们不知道狗什么时候就会被某个状况、某个声音或某个人刺激到,如果到那时再制止就晚了!
就在前不久,江苏省南通市发生了一起恶犬伤人事件。因为宠物狗没有牵引绳束缚,蹿至附近多个小区,有20多人不同程度被狗咬伤。类似因为狗不牵狗绳,缺乏管理引发的狗咬人、狗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发人深省。其实,从今年五月份开始,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已经实施,市民带犬只出门,不为犬只佩戴犬牌、不系绳,不再是违规行为,而是违法行为。养犬市民应该带着身份证明、住所证明或是单位的营业执照、犬只免疫登记证明,携带犬只到市公安局养犬信息登记服务站为自己的爱犬办理登记、领取犬牌。还需要提醒大伙的是,按照《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的规定,藏獒、德国牧羊犬、牛头梗、杜宾犬等40种烈性犬带有一定的攻击性,都是不能饲养的。除了这些,定期给爱犬接种狂犬疫苗也十分重要。因为宠物狗身上携带大量传染病病菌,定期给爱犬接种疫苗,对养狗市民和他人的健康安全都是一种保障。除了遛狗不栓绳乱象,犬只随处便溺也是影响城市环境的一大问题,各种宠物狗的粪便时不时的出现在街道或是公园绿地上,成了难以提防的“地雷”。宠物狗在公园绿地随意大小便,不仅让市民反感,也给环卫工人的卫生清扫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养犬看似小事,却能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遛狗要拴绳、粪便及时清、养狗办犬牌,这些文明养犬的规范应该成为广大养犬人的自觉行为,市民争做文明养犬人,引领文明“养宠”新风尚。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文明养犬、依法养犬意识,营造整洁优美、和谐安全的社会氛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公安局等多部门深入社区、村居,联合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在中云街道顺德花园小区,中云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的执法队员还和社区居民坐在一起,就城市养狗的不文明行为展开热烈讨论,听取大伙对于文明养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讨论,大伙都觉得,养犬诚然属于个人选择,但只要宠物狗走出家门,进入公共区域,养犬人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养狗是市民的权利,也要有规则意识,这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管好自家的犬只,不要给他人带来不便,这是最起码的文明素养。同时,作为养犬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对犬只登记、犬只注射疫苗、犬只进入公共场所的规范约束和综合管理,进一步提升广大居民依法文明养犬意识,规范居民养犬行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施行,进一步以法律形式对养犬行为进行了规范,而在“立规矩”的同时,我们更要做到“守规矩”,养犬的人是否有公德意识、是否能将有关要求主动落到实处,这是是否文明养犬的关键所在。文明养犬需要从你我做起,从细微处入手。让“文明养犬”蔚然成风,不仅仅是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更应该成为市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习惯,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人犬和谐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