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6月18日讯 随着一段优美的音乐旋律响起,在一声声清脆、银铃般的笑声中,陡然展现一幅若隐若现的神仙画卷。一群婀娜多姿的小狐仙翩翩起舞,一段人狐奇缘此拉开帷幕,使张家港观众沉浸在美轮美奂的聊斋故事中。
6月17日晚,由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带来五音戏《云翠仙》响彻张家港大剧院。本场演出也是五音戏《云翠仙》保利院线全国巡演的最后一站。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孟广禄,江苏省文化厅曲艺理论研究室,江苏省戏剧家协会,苏州市戏剧家协会,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张家港市文化馆,张家港评弹传承中心等相关单位及个人送来花篮表示祝贺。
《云翠仙》于2006年6月在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日倾情上演,是五音戏浓墨重彩打造的经典之作,一经推出引来各方好评。先后荣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奖、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山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特别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
《云翠仙》讲述的是美貌心善的狐仙云翠仙为报救命之恩,甘愿放弃千年道业,自媒自嫁落魄书生梁有才。婚后,恶少赵世虎垂涎云翠仙美貌,欲占为己有,设下圈套诱骗梁有才写下典妻契约。众狐仙闻讯,打抱不平,将计就计,惩罚了恶霸,终使得夫妻二人劫后重逢,破镜重圆。
该剧是五音戏和聊斋文化的结合,由一个倡导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单纯爱情故事,向探究旧时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迈进。人们可以从男主角梁有才身上看到蒲松龄的命运,从蒲松龄身上找到梁有才的影子。该剧从故事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等,都与《聊斋志异》一脉相承,剧中人物融入了强烈的现代意识,充满着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深入挖掘和弘扬“聊斋文化”和“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专程从上海坐高铁到张家港观看演出的张女士在演出过后激动地说:“真是不虚此行啊,五音戏艺术通过台上演员的精彩演绎,以及整个乐队的完美配合,让我们近距离享受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这对观众来说就是一场惬意的心灵之旅”。
“通过观看整场演出,五音戏给了我和朋友一个巨大的震撼,无论是从编曲、编剧、舞美设计及乐队配合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像,演出非常成功。”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从事民族打击乐教学的顾峰赞叹不已。他说,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这种音乐性专业性非常强的戏剧形式接触的还不是很多,希望剧团能够经常走进全国各地的大剧院进行巡演,通过更多的渠道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让他们了解五音戏。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峰 通讯员 史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