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今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活中安全风险逐渐凸显,各行各业的风险点不断更新,传统的“说教”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如何让安全教育质量更高,如何通过安全教育来刷新人们对安全风险防范的认知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
2016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有关部委分别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安全生产宣教工作进行多次部署并提出明确要求,通过仔细研读发现,安全体验场馆和安全体验教育成为高频词汇。
一、国家加大政策支持
随着这一新兴安全教育方式的提出,国家加大政策支持。
(一)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要求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并将防灾减灾科普工程列为五大重点项目之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程。
(二)国务院印发《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重点行业和区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动指挥决策平台,建成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实训演练基地,在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中提出“建设安全生产主题公园、主题街道、安全体验馆和安全教育基地”。
(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发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综合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
(四)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提出要把安全教育贯彻于社会教育各个环节,经常性地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救自护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指出,依托现有资源,加强安全生产、地震、气象等行业类、科研类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六)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将建设安全科普体验场馆作为“七进”活动的重要载体,指出“要积极建设安全科普体验场馆,开发安全体验项目”。
二、安全文化体验场馆落地
在国家加大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各省、市、县纷纷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地震、气象、教育等行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安全文化体验中心,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综合性安全文化体验场馆纷纷落地。
为认真贯彻“安全为主,预防为辅”的方针,增强辖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2019年,牡丹区人民政府投资400万元建设了区级安全文化体验馆。该场馆位于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天荣智能家居小镇内,总面积750㎡,内设法律法规宣教区、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区、应急施救体验区、居家安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区、生产安全教育体验区、典型事故警示区、校园安全区及序厅、尾厅十大板块,是集安全宣传、科普教育、互动体验和亲身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安全教育实践场馆。另外,牡丹区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也结合各地实际,建立了本辖区的安全文化体验中心。截止目前,全区共有乡镇级安全文化体验中心18个。
三、“说教式”比“体验式”安全教育更深入人心
在安全生产月期间,牡丹区安委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聚焦安全生产“五进”宣传活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要求。牡丹区利用区政府及各镇街安全文化体验中心,在全区开展普及体验式安全教育活动。区安委会根据各镇街制定的体验活动计划,及时跟进活动并“地图式”宣传报送,牡丹区开启了“体验式”安全教育“快闪”模式。
各镇街应急办结合教育、卫健等部门,精心组织中小学生、教师、医护人员、企业员工、社区及行政村干部、群众等社会群体到安全文化体验中心进行“体验式”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活动中,融入拉起条幅、喊起口号、进行宣誓等环节,大大提高了体验人群的兴趣和热情。6月份进入“安全生产月”以来,截止到6月11日,全区共组织开展安全文化体验教育活动65场,组织参观人员2565人次。
在“体验式”安全教育中,通过各类警示教育短视频、动画、宣传画的展示,寓教于乐,让每一位体验者在参观过程中,都有实际认知与切身感悟,真正做到安全熟记于心。
通过地震全影VR体验设施模拟环境,真实再现地震“可怕场景”,让观众从体验地震中,学会在地震中如何避难,以提高我们防灾减灾意识。
通过实景操作平台,进行家庭燃气灶实景操作、消防器材实景操作、触电模拟急救等,通过手把手的教学,真正提高每一位体验者的应急处理能力,切实提高了体验者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利用投影仪播放具体案例和安全知识,更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让每个体验者都有实际认知与切身感悟,真正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目的。
“体验式”安全教育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降低每个人意外风险,使安全跟随每个人的一生。这种安全意识和技能,还能从每个人进一步传递出去,影响家庭成员和社会。
消除安全隐患,预防是前提,教育是关键。所以,“体验式”安全教育应成为每一行业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