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活着回来,就很幸运了,
现在生活很幸福。”
每每谈起自己的经历
老党员张立芳总是这样告诉自己
(视频/刘成 陈堉榛)
张立芳,莒县安庄镇西村建国前老党员,1929年出生,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参军,在鲁中军区12团担任过看护员、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连长等职。参加过抗日战争,以及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舟山等战役战斗,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四等功四次,被评为“战斗模范”。
在张立芳家里
有一块红色的降落伞片
被一直精心珍藏着
那是他在战斗中获得的战利品




在淮海战役期间,张立芳所属部队驻扎在鲁楼村外围,突遇敌人空袭。时任卫生员的他,担心村里炊事班战友的安危,决定冒险前往。就在快要到达时,又遭遇第二次空袭。炸弹爆炸时,一次又一次将趴在地上躲避的他震起来又摔到地上。
空袭过后,他的双耳被震得失去了听觉,双腿也不听使唤,无法行走。当他缓过来,蹒跚着赶到目的地时,看到炊事班战友已经都牺牲了。
“空袭持续了一天多的时间,我们的同志滴水未进,但敌军的供给也没跟上。”一天下午三点左右,敌军空投的给养正好落在两军之间的地方。有一个小战士饿急了,不听劝阻想去取给养,结果被打伤了,张立芳要求前去营救。在战友的掩护下,最终成功将小战士救下来。那一块红色的降落伞片,就是营救时顺手带回的给养包上的。
“缴枪不杀!”
靠着一身孤胆
张立芳和其他两位战友
俘虏了近150人的武装连
攻占原河南省新乡县时,连长带着张立芳和通讯员、文书几人断后,他突然发现有小股敌军从一个巷口消失了。在安排通讯员去通知主力部队后,三人一路追过去,看到在一个院子里竟然驻扎着敌军的一个武装连。
精心部署之后,张立芳在连长的暗示下,将一枚手榴弹扔进院子里,大声喊道:“缴枪不杀!把枪全部扔到墙外!”近一百五十人的武装连,就这样被他们三人全部俘虏。
“上战场时,根本不会考虑得什么战功,因为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牺牲。现在也一定不能忘记在战争中牺牲的人。”张立芳介绍自己曾经的生死过往,仍然不忘缅怀战友。
张立芳始终保持党员本色
即使是复员回乡
也不改初心
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1958年从部队复员后,张立芳先被安置到安庄医院担任院长。1964年到1975年,他担任安庄管理区民政主任,始终牢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工作宗旨,恪尽职守,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任职期间,他通过进村入户进行走访调查,进一步规范完善了镇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物分级发放制度。他又总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核灾报灾,及时争取对灾区群众的救助。
由于对政策理解有偏差,优抚对象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他得知后,挨家挨户走访,苦口婆心地讲解文件精神,宣传国家政策,合理地预防了聚访、闹访事件发生。处事公道的办事方法,也赢到了群众的认可。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
你扛枪打仗,不怕牺牲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
你鞠躬尽瘁,恪尽职守
老兵张立芳
向你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