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我们过端午最先想到的,但是在咱们胶州吃粽子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我们都用糯米或黄米包粽子,馅料众多,不过最传统的还是黄粘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角形,俗称“枣粽子”。而在铺集等地是用伯罗叶子临沂沂蒙山区和日照等地区,常用山坡上一种桲(bó)椤(luó)叶(学名槲叶,也有可爱的昵称——“菠萝叶”)包粽子。小编视频中重点要介绍的正是它呢!





另外相信很多朋友端午早晨吃饭的时候,家里的老人会要求再吃个和粽子一起煮好的鸡蛋。其实按照咱们山东的习俗,是需要艾叶和鸡蛋一起煮。把新鲜艾叶放在锅里,和鸡蛋一起煮,鸡蛋煮熟滴时候蛋壳变绿, 吃起来带着一股艾草的清香。


而端午节我们还有系五彩线的习俗,这个习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随水冲走的五彩绳就会变成小龙,带走你身上的不好的东西。这样一来,烦恼、忧愁都随着雨水流走,能带来一年的好运。现如今的五彩绳也是五花八门,虽然形式有所改变,但是人们对美好寓意的期许一如既往。其实端午节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由来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纳祥、辟邪攘灾。习俗除了小编上面提到的,还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拜神祭祖、放纸龙、放纸鸢、佩香囊、拉露水、画额等等。端午习俗承载着家国情怀、融入了真情实感,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古人在他们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