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的烽火记忆
抗战时期的寿光,日寇逞凶,伪顽欺世,寿光县台头镇马家茅坨村的后生马景武艺高强,独立团团长赵寄舟慧眼识英,选他入伍,此后马景当上了赵寄舟的警卫员。枪法精准、颇具胆识的马景配合赵寄舟顺利逃过敌人的虎口。担任武工队长后,马景智取枪支,成了有名的双枪将。提起马景,敌伪就胆战心惊。
▲马景及夫人的合影
战时寿光刀光剑影
1916年4月,马景出生于寿光县台头镇马家茅坨村。家中兄弟四人,大哥马信,二哥马健,老四马汝昌,马景排行老三。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个大脚小,凛凛有一股丈夫气。子随母性,马景嫉恶如仇。
抗战初期,寿光境内兴起两支抗日军队:一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另一支是国民党的地方武装。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共寿光县委书记陈少卿、组织委员陈增光(后改名李杰)、宣传委员陈纪明与县委委员马保三、王云生、张文通根据山东省委指示,部署组建抗日武装。同年,马景参加了革命,后来成为寿光六区学生会的骨干。12月29日,各地游击队齐集牛头镇举行起义,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以下简称八支队),马保三任指挥,红军干部韩明柱为副指挥,张文通任政委。1938年1月9日,日军一部千余人自广饶进犯寿光,国民党寿光县长宋宪章只身逃走。张景月遂以抗日为招牌,收编寿光、潍县、益都一带国民党地方武装,拉起队伍,称“山东抗日义勇军鲁东第一支队”。2月5日,八支队在寿光三里庄成功伏击日军,在寿光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山东抗日义勇军鲁东第一支队”6月进驻寿光。7月,八支队回师西进。10月,国民党省政府将张部改编为“山东省保安第十五旅”(以下简称十五旅),张任旅长,控制了寿光南部地区。11月,八支队南过铁路,在罗荣桓的领导下到鲁中开辟抗日根据地。
武功高强当上警卫员
1938年春夏之交,马保三带领八支队远征到蓬莱,要求寿光县委输送兵员,六区学生会的马景、马成之、李三才、李三义被马家茅坨村支书马毓熏挑中,从羊口坐船到了蓬莱。后来寿光敌我力量悬殊,八支队向寿光派遣回了一批骨干,马景也在其中。1939年5月,寿光的独立营改建为独立团,同日军展开了艰苦的斗争。为了充实独立团,团长赵寄舟亲自到六区学生会中物色合适人选入伍。了解到马景武术功底扎实,擅长四通捶、形意拳,又看到他一米八多的个头,英气逼人,赵寄舟很是喜欢,当场测试,两米高的围墙马景一个垫脚扶手即过。就这样,马景一回寿光就被赵寄舟挑在身边当通讯员,同时跟随警卫排长李培英学打枪,连同警卫员的看家本领也一并学了过来。胆大心细、敏行讷言的马景很快成了赵寄舟的贴身警卫员。1939年芒种以后,寿光多种势力纠结。因惧怕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1939年下半年开始,日伪在寿光的大集镇和交通要道建炮楼,在乡村组织“维持会”。三日一清乡,五日一扫荡;十五旅重整旧部,先在上口、东堤,继在尚家庄、垒村一带修筑据点。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委任张景月为“十四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张景月与日军开始暗中勾结,共同反共防共,残害抗日军民。
中共寿光县委面对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针锋相对地开展对敌斗争,从独立团抽调骨干到各地组建武工队,组织发动各乡村成立学生会。
马景巧配合 赵寄舟化险为夷
独立团组建不久,赵寄舟率一个连到潍北小营村驻扎开辟根据地,连长率部先行。次日,赵寄舟与警卫员马景、赵发友策马缓缓出发,追随连部。三人来到小营村头,发现情况有些异常,哨兵鬼鬼祟祟,荷枪实弹,地上躺着不少伪军,持枪瞄准马景三人。马景与赵寄舟交换眼神决定先闯虎穴。马景泰然自若:“你们是哪部分的?”对方答:“十五旅第二十八团的。”原来是十五旅许向午团已来驻扎。马景说:“我们是清东军分区的,今天陪首长来谈判,国共合作时期,一致抗日,你们就这样欢迎我们啊?”哨兵答:“我们没接到命令,请稍等,我马上去报告。”马景说:“不必客气,你前头带路。”三人便大摇大摆进了团部。赵发友在门外看马,赵寄舟与马景进屋。恰逢许向午不在,值守副团长接到哨兵报告颇感意外,赶紧沏茶倒水:“团座去旅部开会,走前没交代,我打电话问问。”马景叱责:“你们太不像话,时下国共合作抗日,我们首长亲自前来表明我们重诺守信,团长却避而不见,可见你们对合作毫无诚意。况且还扣留我们八路军的军火、物资。”该副团长连连道歉:“扣留军火一事及谈判事宜卑职确不知情,我这就跟团长联系,请稍等。”赵寄舟说:“我跟团长是故交,因政见不同,各为其主。既然他开会去了,往返百里,不等了,后会有期,告辞!”马景立刻会意起身便走,故意大发牢骚:“不讲信誉,以后再请也不来了!”副团长尴尬地出门相送。赵寄舟三人扬鞭而去。
送走赵寄舟,副团长一回到团部就有人告诉他:“咱不是要抓赵寄舟吗?来人就是他。”副团长大惊,急令卫队长去追。卫队长边追边喊:“赵司令,我们许团长马上就回来,请留步!我们略备薄酒,为您洗尘,请您赏光!”赵寄舟等人知事已暴露,策马飞奔,卫兵边追边向他们开枪。马景向赵发友大声喊道:“你保护赵司令先走,我断后。”回身放了两枪,正中两个马头,卫队长和一个卫兵应声栽于马下,其他人哪敢再追。马景三人终于虎口脱险。
武工队建成 马景领命当队长
1940年春节前后,为打击日伪土顽的疯狂报复,寿光县委决定从独立团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各区区中队,也称武工队。赵寄舟任命马景为一、七区武工队长。马景与赵寄舟感情日深,依依不舍,为安慰马景,赵寄舟把李培英排长的二十响匣子枪外加40发子弹授予马景,举行授枪仪式并面授机宜。此后,马景领导武工队夺枪、锄奸,频频出击,屡建奇功。马景觉得十五旅夜袭队都配了一长一短双枪,自己岂甘人后,决定智取枪支弹药。事有凑巧,情报员报告,十五旅刘协唐团的一个姓丁的连长回丁家道口村为其老母过生日,他用的就是双枪,共带了6个士兵。马景带了10个武工队员,佯装拜寿来到祝寿现场,一个人盯一个人,还有人负责守门口。马景来到连长跟前,连长说:“你是哪部分的?我怎么不认识你?”马景说:“你认识枪就行,这次要枪不要命,把枪缴了就不难为弟兄们。”不费一弹一枪,马景带上长短枪走人。马景的枪越用越熟,成了双枪将。一行大雁从头上过,有人曾和马景打赌,指哪只马景打哪只,绝对应声而落,但他不打头雁。一次,一个双面保长惹火了马景,但罪不至死。马景用枪围着对方的脚前脚后打得泥土开花,枪子未伤人,但保长已吓破了胆。从此,马景便出了名。汉奸互相闹矛盾就咒对方说:别不行好,如不行好,出门就碰上马景。
来源:寿光市台头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