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6月3日讯 1961年,五音剧团团长邓洪山先生(艺名鲜樱桃)带领剧团南下巡演,在无锡进行了多场演出,与无锡结下不解之缘;60年后,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应邀南下巡演,与无锡再续前缘。6月2日晚,五音戏《云翠仙》在无锡大剧院上演。优美的旋律、婉转的唱腔、俊美的扮相……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演员为观众演绎了一出精彩大戏。
无锡被誉为“太湖明珠”,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构成苏锡常都市圈。无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无锡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观众对高雅艺术的欣赏水平。
1961年初春,五音戏创始人邓洪山先生(艺名鲜樱桃)一行70余人,带着五音戏《胭脂》《王二姐思夫》《王小赶脚》《亲家婆顶嘴》《拐磨子》先后在徐州、南京、无锡、苏州、杭州、上海等地演出,演员们在无锡的表演有口皆碑,现场掌声不断。当年随团演出的五音戏老职工杨公亮老先生回忆,那次巡演历时半年光景,也正是这一次南下巡演过程中,五音戏《胭脂》被江南众多剧种移植改编。时至今日,移植于五音戏《胭脂》的众多剧种,依然保留着这出剧目。
五音戏《云翠仙》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同名故事创作,讲述的是美貌心善的狐仙云翠仙为报救命之恩,甘愿放弃千年道业,自媒自嫁落魄书生梁有才。《云翠仙》作为五音戏历史上第八部聊斋系列剧目,于2005年创排以来,一经上演即引来无数赞誉。先后得到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先生、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曲何占豪先生等戏剧届众多大咖的称赞。该戏曾荣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奖、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山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特别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本次巡演所有角色均有五音戏新生代演员担任主演,在原版主角吕凤琴、朱雷声两位老师的倾情传授下,《云翠仙》由五音戏青年演员、中国戏曲红梅荟萃“金花”称号获得者路萌担任,梁有才由山东省地方戏“最佳新人”奖获得者史晓睿担任。
演出结束后,无锡师范音乐学院教授、二胡演奏家、教育家韩惠君对记者表示,演出非常成功,演员人物塑造得感人至深,每个人物都深入到剧情中去,打动人心。音乐在整部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乐队演奏及配器和道白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堪称一部史诗化的交响乐,非常震撼。
“连续三年的五音戏《紫凤》《珊瑚》《云翠仙》全国保利院线巡演,不仅让省内外的戏迷欣赏到了美轮美奂的五音戏。同时,通过聊斋题材五音戏的跨省市交流,让外地观众见识了聊斋文化的又一艺术表现形式,对淄博的文化积淀有了新的认知,进一步提升淄博城市形象,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马光舜表示。
五音戏《云翠仙》在无锡首演后,将陆续在福州、常州、苏州、张家港、合肥巡演。本报记者将全程随团报道,敬请关注。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峰 通讯员 史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