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水务局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针对新建水利工程的治理效果有待考验、部分老旧设施排水不畅、防汛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想方设法,未雨绸缪,下足功夫,全面巩固提升无内涝城市建设成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倾心用力书写人民满意的“水务民生答卷”。
一是抓项目建设,在提高防洪排涝设防标准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强化督导,强力推进东一路水系、东二路水系贯通工程建设、12处积水点改造(东营区、东营开发区各6处)、11处易涝社区整治(均在东营开发区),确保6月底前达到排水条件。上述项目完工后,中心城无内涝城市防洪排涝硬件设施能力将进一步巩固提升。
二是抓汛前排查,在解决水灾害风险隐患问题上下功夫。编制市级水灾害风险普查方案,围绕“五查五清”组织市县两级全面排查解决影响防汛安全的突出问题。一查排水设施是否检修、保养到位,保证泵站水泵、高低压配电设施、清污机、闸门等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二查城区管网是否及时疏通,及时清理城区雨水管线、雨水井、收水口,保证汛期雨水行泄通畅。三查河道、水系是否排水通畅,及时清理河道水系淤积点、阻水点、雨水直排口淤堵。四查城市窨井井盖防坠落措施是否到位,及时对腐烂的防坠网进行了更新。五查道路积水事件处置,针对城区出现积水的道路和小区,提前调配排水泵车等强排设备,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三是抓系统联动,在提高中心城防洪排涝应对能力上下功夫。编制全市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建立以分级责任制、分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为支撑的责任落实机制以及“横到边、纵到底”的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体系,确保职责落实无死角、灾害防御无盲区。强化流域综合统筹,完成天鹅湖蓄滞洪工程建设,通过实施河湖湿地联通,汛期蓄滞雨洪水能力达到4200万立方米,中心城“小雨不积水、大雨不成灾、暴雨保安全、雨水多蓄用”的无内涝城市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完善预警机制,建成智慧水务系统Ⅰ期,通过对雨情水情信息和河道状况的实时监测预报和分析研判,使洪水预报与巡查防守、工程调度、抢险技术支撑、人员转移避险形成联动。加强防汛队伍建设,完善了市、县两级专家梯队,强化防汛抢险技术支撑,保证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防得住、打得赢,切实把防范和应对各种灾害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