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车洒水作业是城市环卫、空气环境降尘的重要举措。它的使用,洁净了空气环境,而在这些洒水车运行过程中,却常有市民发出不满声音。洒水车是否科学洒水,有序作业,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5月26日晚上,我市大范围降雨。第二天,路面上还有未完全褪尽的水渍。然而,从8点半开始,许多路段照例出现了洒水车作业。在温州路,上海路,记者注意到,路面上被降雨后冲刷的干干净净,未发现有工程车辆撒漏或车轮沾泥掉落的泥土,而洒水车却一路洒起水来。
在温州路上一处公交站点一侧,降雨后留下的积水还水汪汪的一片,路面未见扬尘,但是洒水车却如招摇过市般洒水,此情此景,途经市民见了是直摇头。记者调查发现,道路上作业的洒水车有的是住建环卫部门所属,有的是镇办购买了物业公司道路洒水保洁服务。而对于降雨后是否应该减少路面洒水作业,一些洒水车司机坦言,如此洒水作业,确实不科学。那么,洒水车对道路洒水作业一天究竟该洒几次?一旦遇降雨、降温天气,洒水车是否应该依照天气状况和空气环境状况,精准科学进行道路洒水作业呢?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洒水作业,洒水车司机完全是每日机械性执行道路洒水任务,更有甚者每日洒水次数与支付费用相挂钩。在香港路,记者调查发现,沿途能发现的洒水车不下十多台,与道路两侧正在进行的绿化建设工程,洒水降尘作业密切相关。而在香港路西首一处南北道路上,尽管道路两侧有不少建筑工地却未见洒水车的踪影。
洒水作业本是为了减少城市道路扬尘和道路清洁,最终的目的是要给市民提供更良好的出行环境。可在降雨等变化的状况下依旧机械性的洒水,结果却适得其反。市民日常出行都要看下天气预报,准备下服饰,看看是否需要雨具?那么洒水车作业前是否也可以提前研判,做到精准科学洒水作业呢?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落实落细“为民不扰民”的理念,杜绝形式主义,真正做到眼里有活、心中装事、肩上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