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怎么办?
——做手术。
这就可以了吗?
NO! NO! NO!
疾病治愈=50%手术+50%康复
循序渐进,主动参与
因人而异,全面康复
骨科康复是康复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各类骨科疾病、创伤的保守治疗以及术前、术后处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我国的骨科治疗和骨科康复的发展很不平衡,骨科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手术的发展与国外水平相当,但病人的疗效和国外有很大差距。
原因是什么?
许多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原因就是骨科术后康复没有很好开展起来,重治疗、轻康复,不够重视术后康复的必要性。其实,手术不是结束,康复刚刚开始。
比如,从前在针对踝关节的治疗中,为了患者安全考虑,病人固定石膏的时间长。但这点会导致病人术后恢复的时间较长,造成关节粘连和本体感觉的缺失,为后续的康复带来一些困难。
近年来,康复医学科迅速发展,康复条件越来越完善,康复科医生与骨科医生密切合作,做了很多康复方案,患者便可以选择更加合理、先进的康复手段,尽早康复并回归社会,减少术后并发症。
骨科哪些情况需要康复治疗?
答案其实很简单!
所有情况!
!!!
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炎等骨科疾病大多有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特点,康复的介入除了有助于缓解急性期疼痛,对延缓病程、改善远期转归更是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各类意外导致的骨骼、关节、肌肉、肌腱、血管、脊髓、神经等组织损伤后,无论是否制动,都势必会出现疼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组织修复以及重获功能。
骨科围手术期康复
与保守治疗中的骨科康复相比,骨科围手术期康复似乎更体现出了康复的价值。在骨折复位内固定、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各类骨科手术日臻完美的同时,手术医师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外科学》中也明确写出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康复治疗”。而对于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择期或限期手术而言,骨科康复绝不仅仅指术后的各种康复训练,术前康复介入对术后的整体功能恢复也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骨科康复常见误区
1、伤筋动骨一百天?
常听见“伤筋动骨一百天”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骨骼和软组织的修复大概需要三个月左右,但并不是所有的骨伤都这样,患者年龄、损伤部位、损伤程度以及整体的身体状况都会影响到康复时间和进度,所以“100天”的说法太片面了。
2、骨伤恢复要静养?
很多人认为骨伤后要一直躺在床上不动,实际上这是个误区。
治疗骨伤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正常功能,所以需要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愈合,避免组织粘连、瘢痕形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康复训练时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能止步不前。
3、出院后就没事了?
有些患者认为手术治疗出院后就意味着没事了,并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这样会因为没有得到医生正确的指导而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期,进而会使骨骼遗留一些功能性的障碍,比如会产生行动不便的现象,最终影响正常生活。
总而言之,成功的手术不等于成功治愈,身体的恢复,手术不是结束,康复才是开始,因此,成功的手术离不开必要的康复,从早期开始,开始越早,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费时少,经济、精力耗费少。
来源:寿光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