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腹壁打4“眼”——潍坊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成功切除堪比“胎儿”的巨脾

2021-05-28 10:33:54 来源: 潍坊市中医院 举报
0
分享到:
T + -

近日,潍坊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成功为一患者切除25cm×15cm大小堪比“胎儿”的巨脾。

44岁的张女士(化名)最近出现上腹部胀痛的症状,并发现左上腹有一包块。之后,她经常感觉腹部胀痛,皮肤和牙龈都容易出血。在当地卫生院检查诊断为腹部包块,对症治疗后不但没见好转,相反包块越来越大,走路很慢很累。

她来到潍坊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王京涛主任接诊后,在给患者查体时发现其脾脏肿大,下缘已经达到脐下水平,而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是摸不到脾脏的。血液检查也显示,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明显,属于典型的脾功能亢进。同时,经上腹部CT检查,又发现张女士患有胆囊结石。巨脾症会导致贫血、黄疸病症的发生,使人丧失劳动力,严重时危害生命,必须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同时,患者又有胆囊结石,发作时经常疼痛难忍,因此切除胆囊也是必须的。

据肝胆胰外科主任王京涛介绍,像张女士这样年轻,脾脏如此巨大,且有严重的贫血症状,这些情况都加大了手术治疗的难度和风险。若不及时手术,将危及生命。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术前经过专家组的全面分析和精心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术前,专家们反复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讨论结果认为,唯一的治疗办法是摘除脾脏和胆囊。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手术方法,患者需要开膛破肚。由于胆囊和脾脏分别位于身体的左侧和右侧,因此手术切口很大,长度大约为20cm左右。同时,手术中需将两侧的腹直肌完全切断。所以,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难以保证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最后,王京涛主任决定采取切口小、创伤轻、术中失血较少的腹腔镜微创胆囊、脾脏联合切除术。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的操作技术非常娴熟,先在患者右上腹开了3个0.5cm-1cm左右的小孔,切除胆囊;随后在左侧腹部开1个1.5cm的小孔(借助切胆囊的小孔)切除巨大的脾脏。

术中发现左侧腹腔完全被巨大脾脏占据,周围脏器受挤压移位明显且与周围器官粘连,相对于腹腔镜下正常大小的脾切除术而言,腔镜巨脾手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技术要求更加精致、细腻,解剖层次须十分清楚,术者只有具备非常娴熟的腹腔镜技术,和非常丰富的开腹切除脾脏经验,才能完成这种手术。

在手术团队精心准备和密切配合下,王京涛主任带领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巨脾切除+胆囊切除术,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机为患者回收了脾脏内淤血500ml进行自体血回输,纠正了术前本来就存在的贫血,脾脏剪碎后经1.5cm的小孔取出。

经过近2个小时的手术,巨大脾脏和胆囊都已被成功切除,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患者术后第一天就能正常进食、下床行走,血小板也慢慢恢复,目前已经痊愈出院。

刘东 本文来源:潍坊市中医院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