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5月24日10时,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
作为粮食大省
山东和袁隆平院士的情缘由来已久
日照莒县也建有
袁隆平团队开展的超级稻高产攻关基地
他本人及团队
也曾三次到莒县考察
2014年8月20日
袁隆平及科研团队
到莒县阎庄镇(今改为阎庄街道)
超级稻高产攻关基地
进行实地考察
该基地是当年全国第四期超级稻
高产攻关的北方示范点
种植了Y两优900、Y两优2号、
湘两优2号共3个品种各100亩超级稻
当年基地实现了亩产968.37公斤
创造出我国杂交水稻
最高纬度的亩产新纪录
标志着杂交水稻种植再次成功向北延伸

2015年8月30日
袁隆平及其科研团队再次来到
阎庄镇超级稻高产攻关基地
考察基地建设情况
袁隆平院士深入稻田
仔细查看“超优1000”超级稻生长状况
看到水稻长势喜人、籽粒饱满
他非常高兴
他说,年日照量过2000个小时就属于充足光照的地区,而日照的年日照量能够达到2300小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得光合作用特别充分,加上水土、气候等良好条件,给了超级稻优渥的生长环境。
2016年8月9日
袁隆平及其科研团队第三次来到
阎庄镇超级稻高产攻关基地进行考察
“这个穗子很大了”
走进稻田、袁隆平边看边说
他表示如果后期
没有重大气候及病虫害影响
该处超级稻有望实现亩产1067公斤的目标
2013年,阎庄镇官保村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具体指导下,开始实施杂交水稻高产公关,产量不断攀升,2016年,经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平均亩产980.43公斤。
袁隆平院士多次深入到阎庄的田间地头,亲力亲为示范指导水稻育苗、种植,开展科学实验,连续三年创造了世界中高纬度水稻高产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