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波,五莲县司法局高泽司法所所长,扎根基层从事司法行政工作十余年,尽心尽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尽职尽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一个平凡的基层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为辖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12月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倾情投入调解
守护第一道防线
调解不分时间,无论是严寒、酷暑、雨雪,还是周末、节假日,只要出现矛盾纠纷,李华波都会及时在矛盾纠纷现场开展调解。
高泽街道某村村民王某与刘某是前后邻居。2019年夏日的一个风雨天,王某栽种在屋后的一棵树被大风刮断砸在刘某刚买的卡车上。虽说车辆损坏不是很严重,但是车才买了不到两个月,可把刘某心疼坏了,要求王某赔偿1000块钱。李华波带领调解员冒着大雨到达现场后,查看了车辆损坏情况,决定以树木在房屋后存在安全隐患为突破口调解双方矛盾,最终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李华波看到双方重归于好,心中由衷地高兴,全然不顾自己全身已经被雨水淋透……
很多时候,纠纷发生后,处理是否及时显得尤为重要。某日,情绪激动的一行八人来到高泽司法所,女方要求司法所帮助处理家庭暴力纠纷、准备离婚。经了解,夫妻双方近期因琐事争吵。双方言语激动,有了肢体接触,王某摔倒在地,腿部、颈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擦伤。王某的哥、弟、姐、姐夫四人特地从外地赶来帮助协调他们的家庭关系。李华波认为双方尽管有矛盾存在,但不至于到离婚的程度,遂从离婚的后果等方面进行了劝说。王某的娘家人也是耐心劝导。最终,张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妻子当场赔礼道歉,并写下了以后好好过日子的保证书。
李华波说:“一家人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大家共同拍张合影吧。”刚开始情绪激动的一行八人,最终高高兴兴地站在“依法调解、公平公正”的人民调解标语前合影留念。
注重工作创新
打造“党员老兵”品牌调解
李华波极为注重调解工作的创新。2018初,依托在司法所工作的4名退役老兵,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熟悉基层、了解民情的优势和刚正不阿、公道正派的军人品格,率先挂牌成立“党员老兵调解室”。2019年,将辖区各村“两委”干部中的党员老兵吸纳进来,“党员老兵”调解员队伍不断壮大。
为提升调解水平,提升为民服务实效,落实周五学习制度,组织党员老兵集体学习县司法局统一编印的培训资料。同时,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为每一名“党员老兵”调解员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调解能手,通过实践传授调解技巧,“党员老兵”调解员很快就熟悉了调解技巧和案卷制作,能够独立开展调解工作。截至目前,共参与各类纠纷调处化解146起,为人民调解工作注入强有力的“老兵”力量。
不仅当好运动员
也要当好教练员
深化人民调解工作,是夯实和谐稳定的基础。李华波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当好运动员,还指导村居人民调解员有能力、有热情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当好教练员。李华波通过讲解《人民调解法》的相关规定,细化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等内容,促使调解员正确认识人民调解工作;采用多种方式,通过互动交流学习,发扬传帮带的作用,鼓励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总结完善调解方法和技巧;分批次通过面对面讲解、现场制作、优秀案卷学习等方式对人民调解员讲解案卷制作的注意事项;开展调解员之间的互相交流,从整体上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使更多的纠纷能够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通过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员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积极作用。
创新“54321工作模式”
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李华波通过实施“54321工作模式”,规范做好接收、教育、普法、管控、自律等多个环节,稳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开展。
接收环节“五个规范”做好接收:严把入口关,信息采集完备,规范档案资料、规范责任人信息、规范初次谈话、规范告知内容、规范接收宣矫。教育环节“四项教育”以人为本:日常教育规范管理、分类教育探索规律、个别教育提高质量、亲情教育解决困难,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三项措施普及法律:通过集中学习、个别谈话、分类疏导,提高社区矫正对象学法、守法意识。两种手段重点管控:电子腕带和视频定位,做到对重点人员重点监控、多重监控。一个承诺自我警醒:签订遵纪守法承诺书,保证每名服刑人员充分了解《承诺书》内容并能够做到。
截至目前,高泽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10人,累计解除矫正99人,正在接受矫正11人,无漏管、脱管现象发生,为误入歧途的社区矫正对象,点亮一盏回归路上的明亮心灯。
运用多种普法形式
注重法治宣传实效
李华波通过采取以案说法、集中宣传、法治讲座、普法赶大集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法治宣传工作。积极参与“法律六进”,张贴宣传画报、制作法治板报专栏、发放法律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大大提高全街道群众的知法守法意识。截至目前,共组织普法宣传、法治讲座等120余场次。
李华波注重经验的总结和宣传推广。近三年,李华波积极开展对外信息宣传,在各类媒体刊发文章252篇,共计2200余篇次,不仅很好的开展了普法宣传,而且很好的宣传推介了辖区司法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