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胶州艾山自然保护区主峰北侧的1号矿坑,始采于改革开放之前,时间久远,原有山体被破坏,采石立面高陡裸露,规模较大,且土层较薄,植被不易存活,对全市地质环境的生态功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近年来,胶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提升山头整治,改善城市品质”为契机,围绕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全面落实露天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通过对全市露天矿山进行梳理分析,选定13处露天废弃矿山作为突破口,位于艾山自然保护区北侧的1号矿坑也列入首批治理范围之内,沉寂了多年的荒山终于迎来了大变身。
通过实地考察测量发现,1号矿坑内采石造成的破坏面积达11742㎡,采石边坡走向达135°,边坡高度达38m,坡面顶部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坑壁、坑底植被稀少,修复难度极大。经专家和工作人员对每处细节严谨考量后,最终决定采取因地制宜、削坡修复与客土喷播相结合的办法对1号矿坑进行修复。一方面通过工程手段对可能形成矿山地质灾害的陡坡、松散岩石进行削坡、平整及清理,以剩余矿产资源进行修整性恢复,基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另一方面通过客土喷播、快速绿化,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进行植被恢复,降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
目前1号矿坑采石生态环境和面貌景观都得到了逐步恢复,即将进入竣工验收阶段。下一步,胶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推进露天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对生态脆弱且利用价值相对较小的矿山,以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修复复绿,对零星分散且破坏较小的遗留矿山,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前提下,以自然恢复为主进行封育,从源头上改善生态环境,再现“青山绿水”。
来源:半岛都市报胶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