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滨州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聚力83工程,走进项目现场”集中采访活动第四场走进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滨城区。省驻滨及市属主要新闻媒体骨干记者,围绕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走进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实地采访。
8:15许,采访团首先到达黄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中海高端装备制造园区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志军带领大家参观项目施工现场和展厅,详细介绍了项目的进展状况。
中海高端装备制造园区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志军介绍相关情况。
黄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由开发区中海城投公司负责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公司负责招商运营。该项目按照“一带三区多点配套”总体规划建设,规划面积5000余亩。“一带”即西沙河风景带。“三区”即西沙河东岸定制厂房区、西沙河西岸标准厂房区、北部商务生活区。“多点配套”即人才公寓、商业金融、餐饮娱乐、快捷酒店、停车物流等科学布局,配套齐全,满足需求。
西沙河东岸为定制厂房区,已有大林万达汽车零部件、仁创汽车砂芯、匠心科技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布莱恩机械离心式压缩机、卡尼什高效低氮冷凝锅炉制造等9个项目落地,与原有北汽海纳川铸造车间、三维汽贸等项目,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和智能装备为主的产业区。
西沙河西岸为标准厂房区。开发区对中小企业园实行“腾笼换鸟”,腾空土地206亩,建设标准化厂房。一期标准厂房投资4.9亿元,建筑面积16万平米。聘请深圳设计院,高标准规划设计多层标准厂房4栋、单层标准厂房4栋。
随后,采访团到达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该园区包括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和数字经济产业园A区、B区。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规划12个模块化机房,可安装服务器2万台,提供30万核CPU计算服务,15万T存储能力,主要承载渲染计算集群、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云计算业务。秉承开放式运营理念,大数据产业基地积极与京东、浪潮、金山等云服务头部企业对接,在数据采集挖掘、计算分析、开发应用等多方面开展合作。目前,京东集团已安装2800台服务器,计划到2022年底投入10亿元,安装1万台服务器,引入120家企业入驻数字经济产业园。
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已搭建完成专属云平台,引入了京东云华北区域大数据分析等业务,开始为入园企业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同时,京东为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入驻企业提供一年免费云计算服务,为滨州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随后,采访团达到渤海先进研究院观摩了八大中心。现场体验并感受每个板块的快速发展状况。
滨州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民介绍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大数据咨询中心情况。
滨州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窦守席介绍中心情况。
滨州黄河科技产业园主要承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和魏桥国科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产业园总投资24亿元,占地面积1300亩。聘请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高标准规划设计,按照“规模适中、分隔灵活、拎包入住”的理念,设计有大、中型厂房和组团式小型厂房,从层高、柱距、承重以及污水处理、气体排放等都进行了专业设计,配套建设停车楼、员工宿舍、货车停车场等,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和生产生活需要。
其中,标准化厂房一期投资6亿元,建筑面积15万平米,规划建设了8栋厂房、1栋综合服务楼,3个月完成主体工程,6个月建成投用,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用、当年招商入驻,目前厂房已被抢驻一空,签约入驻的10个电子信息类项目正在紧张装修,计划今年6月份全部投产。
滨州中海汇智科创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士运介绍黄河科技产业园相关情况。
标准化厂房二期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米,今年7月达到企业入驻条件,签约预定的5个电子信息类项目年内将实现投产。标准化厂房三期投资13亿元,建筑面积32万平米,规划建设了18栋厂房,今年3月开工建设,年内建成投用。
(记者 彭翠翠 通讯员 吴凌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