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2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9周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视察时,深情寄语“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对广大青年提出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的重要要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们党百年华诞之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时,送给全国广大青年最宝贵的五四青年节礼物,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青年一代的一贯重视和殷切关怀,进一步为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一以贯之的实践要求,又守正创新地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
共青团是党缔造和领导的青年政治组织,“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百年一贯的优良传统,“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是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对照党的部署要求开展全团性集中学习教育,历来是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方法,这次党史学习教育节点更加特殊、意义尤其重大。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团东营市委按照“1244”工作思路,紧扣“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一条工作主线,重点抓好团干部和青少年两个群体,突出认真学党史、感悟新思想、真情办实事、奋力开新局“四个关键”,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大比武”四大活动,全力以赴抓落实,奋力冲刺争一流,以实干者的姿态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认真学党史 大力传承红色基因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的百年历史,是记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进历程、展现党的性质宗旨、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主要载体。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在政治信仰、精神品格、血脉基因上与党是完全一致的。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团市委紧紧抓住“学党史”这个基本点,扎实推进“青年大学习”,积极推动“四史”教育进团课、队课,广泛动员各级团队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少年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截至目前,4153个团支部、179个少先队大队,26万多名团员和少先队员已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中来。
注重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宣传宣讲,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通过开设宣传专栏、制作文化产品、集中开展宣讲等形式,用“年轻人的方式”点燃青少年党史学习的热情,让党史知识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目前,已开展线上“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7期,团员青年参与45万人次。面向各行各业和基层一线,深入挖掘30名事迹突出、感染力强、植根基层的“新时代东营最美青年、向上向善好青年”,用真人真事真情,激励广大青少年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推出《致敬1921·东营青年说》栏目,录制“讲述红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学党史感党恩·践初心勇担当”、“学习百年党史·争当创业先锋”等三类作品50余部,“抖i东营”浏览量4.9亿人次,在网络空间唱响青年时代主旋律、发出奋进最强音。
二、感悟新思想 不断夯实信仰根基
纵观党史中的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处处可见团的青春印记。共青团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历史,就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党团结凝聚青年的历史,是党史“青年篇”的主要部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不断坚定广大团员青少年“永远跟党走”的信仰、信念、信心。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团市委紧紧把牢“强信念”这个总开关,聚焦“为党育人”根本任务,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全省首创“青马学堂”阵地品牌,将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大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年、乡村好青年等五类青年群体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联合市委党校组建“青马讲师团”,突出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三个路径载体,建立起了培养目标鲜明聚焦、培养措施科学规范、培养方式务实创新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全市已建成“青马学堂”29处,已举办16期党史专题培训,培训青年政治骨干1200余人次。此项工作被团中央作为“青马工程”地市样板在全团推广。
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鲜明主线,广泛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六个一”实践活动、党团活力支部挑战赛、争做“新时代东营最美青年”等“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帮助广大团员和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教育引导他们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真情办实事 竭诚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坚持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是党中央交给共青团的政治责任,通过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成长,把广大青年凝聚在党的周围。
团市委坚持把为青年办实事贯穿始终,学史力行,集中力量办好“青鸟计划·汇智东营”、“东青创业扶持计划”、“青年驿站”建设、“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萤火虫助学计划、牵手关爱行动、12355中高考减压、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未成年人司法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青年志愿服务社区专项行动等10项青年民生实事,积极弘扬优良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把实事办好、让青年满意,用实干实绩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围绕改善困境儿童学习和生活环境,扎实开展“希望小屋”建设,为困境儿童和残疾青少年打造独立空间,提供关爱帮扶、结对服务。目前,全市209处“希望小屋”已顺利投入使用,今年计划再新建100处。围绕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举办“青鸟计划 就选东营”2021青年人才云招聘系列活动,共征集136家企业优质岗位6700余个,已举办专场活动22场、线上洽谈32场次,签约大学生310名,达成签约意向827个,505名大学生参加实习实践,建成“青年驿站”6处,为求职大学生提供免费住宿、政策讲解等服务。实施“东青创业扶持计划”,推出2亿元“东青基准贷”和3000万创业扶持基金,启动“东营光谷未来城杯”第四届油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设置初创项目、成长企业、乡村振兴、跨境电商四个组别,举行“青创先锋训练营”,总奖金额达到21.8万,同时推出了“5+N”(项目优先推荐、创业融资支持、孵化场地保障、交流对接平台、人才评选推荐等)支持政策,引导创业青年聚焦聚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努力让好人才“留下来”、好项目“干起来”。
四、奋力开新局 聚力提升大局贡献度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共青团的工作主线。当代青年已经开始走向舞台中心,并将在“十四五”建设、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各级团组织牢牢把握先进性要求,深入实施青春建功行动,努力争做求实务实抓落实的实干者,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团市委深化“乡村好青年”选培工作,举办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论坛暨乡村“好青年”人才对接洽谈会,不断巩固拓展“政治链”“人才链”“产业链”三条路径,充分发挥乡村“好青年”联盟和“东青帮”服务平台作用,加大“好青年贷”金融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回到农村干事创业,不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目前,已选树各级乡村“好青年”7600名,积极推荐1282名好青年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推动3个总投资4亿多元的产业项目落地。围绕助力“双招双引”,举办“青企峰会”东营行系列活动,组织省内外青年企业家来我市开展投资考察、项目洽谈,服务产业园区发展。围绕服务社会治理创新,团市委争取《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国家级县级试点,深入实施“青春向网格报到”行动,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顺利通过全国首批未检工作社会支持体系试点验收,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台获评全国示范台和青少年维权岗,我市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主要做法被中国青年报头版、人民政协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团中央编印《中国共青团杂志》专刊,被作为封面和特稿报道,传阅全国政协委员交流。
打铁还需自身硬。全市各级团组织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深化共青团改革的“催化剂”“加速器”,积极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以更实的举措推动改革攻坚,努力把共青团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