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由中共邹平市委宣传部、邹平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邹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主办,临池镇党委政府承办的“红色初心· 赓续百年”邹平市党史教育流动课堂走进临池镇!
80岁的张同新老人,是临池乡志编纂者,“边联中队”事迹材料的整理者。讲到“边联中队”,张同新给记者们说起了中队的由来,1938年春,临池镇东兑村部分青壮年自发成立一支抗日队伍,他们及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清河军区联系,以白云山周围的东兑、西兑、梁家、北园、大洞、小洞、大房、小房等村庄为基点,同日本侵略者及其伪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这支队伍处于淄川、长山、邹平、章丘四县的交界地带,被称为“边联中队”,受清河军区和长山县大队领导。于1943年春在小房村组建了临池一带第一个党支部,同年夏秋季节,边联中队被改编为南邹长县大队第一中队,在抗日大反攻的时候,又改称为第一连,直到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冬,这支队伍奉命到寿光接受整编,从此加入野战军正规部队的行列。
在张同新老人家里,记者看到了老人的手札,里边记载着边联中队革命烈士的各种英勇事迹。
随后,记者团一行来到边联中队成立旧址。临池镇作为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开展党史教育学习以来,临池镇充分利用镇域边联中队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开设“线上+线下”党史大课堂,对党的历史和镇内红色抗战故事进行广泛学习。同时,投资20余万元更换党史教育公益广告牌800余处,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极其浓厚的党史教育学习氛围。
临池镇党委书记郭小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临池镇将按照市委部署,以多种载体做好党史教育宣传,坚持边学边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是将党史教育与抓党建结合起来,以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落实好党员“淬火培训”“春风行动”等党员攻坚项目,抓好村“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夯实经济发展的组织基础。二是将党史教育聚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队”和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的资源优势,借势全国卫生镇创建工作,打造乡村振兴试点村,以点带面,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稳步向前。三是将乡村振兴与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古城货运铁路安置楼二期及大临池社区改造二期工程建设、完成白泥河、淦沟河水系水系治理、7000亩高标准农田打造、郭庄村环工业园至G309道路维修工程及中心幼儿园扩建工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为群众谋得实实在在的幸福。四是将党史教育与落实巡察整改结合起来,重点在补短板、立长效、促规范上下功夫,促使机关作风大改善。
(记者 潘理溱 通讯员 李晓伟 毕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