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到来之际,为杜绝火情发生,确保森林防火工作落到实处,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重视,以严防死守的高压态势,严格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提前谋划“5抓”措施,启动“五一”期间森林防火战时工作机制,抓细抓实森林防火工作。
抓宣传,确保防火意识到位。流动宣传车进镇入村,广播宣传防火知识,张贴“森林防火通告”,在各村道出入口、显眼的位置等地方悬挂树标横幅;各村委会利用高音喇叭不停广播森林防火通告。全天候、立体式的宣传,确保防火宣传入户、入脑、入心,有效提高群众的安全防火意识。抓组织,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落实点面联动防火责任制度,县市区政府与重点防火镇街、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场所、单位,重点防火镇街与村居等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实行镇街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护林员包山头三方联防合力,确保所有区域责任落实到人,不留死角。抓监管,确保严防死守到位。所有重点防火镇街、国有林场的专职防火队员24小时在岗值守,大密度开展巡护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所有林火监控系统24小时有专人值守,紧盯每一处火源疑点。各级护林员、各防火检查站及值守卡点人员全部到岗到位,严控火源上山入林。抓督导,确保职责履行到位。市级组成7个督导组驻县巡查督导,各县市区分别组建综合督导组包保28个防火重点镇街和国有林场,确保森林防火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对离岗脱岗、职责履行不到位或失职渎职的将追究相关责任。抓整改,确保隐患销号到位。继续强化森林火险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前期隐患问题逐一实地核实并销号签字,做到闭环管理。未完成的记录进展情况,市森防指将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确保不留一处问题,隐患全部销号到位。
自2020年11月进入法定防火期以来,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全面加强隐患排查、火源防控、宣传引导、值班备勤、人员装备配备等工作。在人防方面,配备专业防火人员820人、护林员2185人;在物防方面,配备风力灭火机1233个、对讲机1050部、摩托车392辆、无人机12架、巡逻车49辆、串联水泵36个、串联水带10150米、油锯227个、头盔及头戴头灯1223个、专业防火服1345套、扑火鞋1293双;在技防方面,配备森林监控237个、智能卡口71个;在基础设施方面,建设防火道路492.6千米、清理防火隔离带479.1千米、硬质隔离142.3千米,建设引水上山工程97.3千米、蓄水池65个、护林房416个;在资金投入方面,市级财政拨付1370.24万元,各县市区投入资金2079.96万元。加大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请,精心包装《山东省济宁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计2993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1796万元、地方配套1197万元),目前已上报国家林草局和发改委;尼山区域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合计3.12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亿元),已通过评审并公示,防火通道、引水上山工程、林火监测设施等配套建设纳入方案。
来源:东方圣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