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学百年党史、走红色长廊、开邹平新局”主题采访团一行来到焦桥镇采访到了韩发俭老人,听他讲述了“八路胡同”和“韩门三红嫂”的故事。
韩发俭向记者介绍,他的爷爷韩少伊,1938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前大城村第一名党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艰苦岁月中,韩少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之下,逐渐成长为一名党的干部。准海战役胜利后由军队转入地方任职。
“自1938年加入党组织后,我爷爷的家也成了党组织的一个联络点。爷爷韩少伊先后将本村韩本聪、韩振海、曲荷生、韩曲武、释俊芳、孙秀英、韩本英秘密发展为中共党员,他们8个人住在同一条胡同里,这条胡同在党内被秘密称作为:‘八路胡同’。曲荷生、释俊芳、孙秀英三妯娌,被人们称为‘’韩门三红嫂’。她们三人催军粮,做军鞋、军袜,冒着生命危险将上级下达的文件指示传达给区里的每一名党员。在危险的艰苦环境中,她们三个人与敌人斗智斗勇,配合地下党组织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韩发俭讲述到,“八路胡同”和“韩门三红嫂”这些曾经由秘密到公开的名字,以及与这些名字相关的一个个红色的故事,却几乎妇孺皆知,并足以让后人引以为豪。
“因母亲早逝,奶奶一手把我拉扯大,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听奶奶讲述他们战斗的事情。”韩发俭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下一辈不能忘本!作为他们的后人引以为豪,将这份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 记者 潘理溱 刘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