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到周村区调研基层党建工作。在丝绸路街道车站社区基层党建调研工作中,江敦涛现场察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详细了解周村区“红色物业·幸福家园”工程、丝绸路街道“网格化四色动态管理”机制和车站社区“五微共治·无微不至”工作法等工作,并予以充分肯定。他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建引领,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规范培训机制,更好发挥网格员队伍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
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前排右一)调研周村区丝绸路街道车站社区。
4月22日,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成立“丝绸路街道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专班”,制定《丝绸路街道关于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 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按照工作专班职责分工,下沉村居部署推进相关工作。
党建+网格 优化治理格局
网格是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的基本依托和基础单元。近年来,周村区丝绸路街道坚持以网格化党建推进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依托现有78个基础网格,按照“把支部建在网格上”的理念,结合党员人数和居住情况,成立73个网格党支部,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管理机制,把党建、综治、民生等领域的工作统一纳入网格管理,实现“一网统筹、多网融合”,用小网格撬动大治理、融合大服务、托起大和谐。
街道根据辖区住户情况,按照“蓝、黄、橙、红”四色分类管理,对标注为橙色和红色的重点人群加大走访频率,做到“提房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力争“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开展“4568”工作法,定人、定格、定岗、定责,从细微处入手,通过方针政策讲一讲、空巢老人走一走、邻里纠纷劝一劝等举措,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让问题发现在网格、责任落实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
办好“关键小事” 居民幸福升级
物业管理直面居民生活,直接影响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街道坚持把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这一“关键小事”作为“民生大事”来抓,深入推进“红色物业·幸福家园”工程。目前,街道推选“红色楼长”617人,成立“红色业委会”30个,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9支,为居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256件,全域打造“红色驿站”“共享小屋”,构建起“十分钟党建生活圈”。
为了强化党员宗旨意识,畅通社情民意渠道,街道车站社区创新推行“板凳党课”进小区,把党课搬到党员“家门口”,将授课时间“化整为零”,变“一人讲众人听”为“微型党课人人讲”,通过“小板凳”搭起“连心桥”,该经验做法在全区推广,并入选全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建成就展和《山东组织工作》。
新班子带来新气象 扎实做好换届工作
4月7日,丝绸路街道所有村(社区)圆满完成“两委”换届工作,组织意向人选均高票当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100%实现“一肩挑”,稳定实现“四升、三降、两无、一优化”换届工作目标。
为了扎实做好换届工作“后半篇文章”,街道4月12日举办新任村(社区)“两委”成员培训会议,全面提升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确保切实换出新班子、新气象、新作为。
下一步,街道将充分利用市内、区内的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博物馆、现场教育基地等各类党史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周村区委党校、街道市场党建阵地、鸿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阵地作用,组织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抓好抓实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公园,努力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全面推广“37℃阳光大厅”品牌,深入推行“红色物业”“八小工程”,形成以党建为引领,多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共治共享新格局,在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上实现突破。
激发机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工作理念,大力转变工作作风,持续纠治“三大顽疾”,锻造一支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
“我们将以江敦涛书记调研指导为重要契机,全面深化巩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成果和全市基层党建示范街道创建成果,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以‘红色物业’为切口,以‘四色动态管理’为抓手,以‘板凳党课’为纽带,以市场党建为引擎,着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红色矩阵’,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丝绸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健表示。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鸿斐 通讯员 孙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