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文明实践阵地
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后,分局制定了《2021年度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口分局建党100周年理论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计划》,将2021年度文明实践建设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方式方法,学习线上线下结合,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大街小巷、田间地头。
深入党性教育基地 学好红色故事
4月8日上午,组织全体党员赴新户镇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全体党员先后参观了新户镇明湖社区颐养院、黄河润土产业联合体、绿野仙踪家纺合作社、电商孵化园、党性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在参观过程中,全体党员深入了解新户镇变迁过程,感受党建引领“三变”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丰厚成就,详细了解发生在新户镇上的红色故事,深深地被感人故事打动。随后,全体党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大家高举右手、握紧拳头、庄严宣誓。通过参观学习,让党员重温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牢记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不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唱红歌跟党走 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新户镇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往返途中,党员们兴致高昂,部分党员带头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全体党员纷纷加入,嘹亮的红歌声激荡着精神,提升着士气,不仅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也为下一步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吹响了冲锋号角。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口分局党支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参观学习和红歌合唱为故事背景,以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为依托,制作了《唱红歌跟党走》微视频,并在“河口自然资源和规划”微信公众号发稿宣传,营造了浓厚宣传氛围。
党建业务融合 推动学史力行
4月初开始,每天利用下午下班前后40分钟集中学习,集中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专题读书班-“读书赢书包”活动,并将“我身边的安全生产隐患”大家谈活动纳入读书班学习研讨内容。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13名党员前往孤岛刺槐林场和槐林公园开展森林防火拓展巡查活动。活动党员分为值守组和巡查组,部分党员志愿者驻守主要入林路口,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扫码入林,增强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另一部分党员志愿者组成森林防火巡查队进入林区展开巡查,对入林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严禁在林区使用明火、吸烟等不安全行为,进一步控制火源,加强火灾隐患管理,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奋力谱写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新篇章。
区检验检测中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
4月15日下午,河口区检验检测中心开展第四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聚焦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信仰信念,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集中观看了“党史微课—古田会议为何在人民军队历史上极其重要”,张庆江主任领学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同时传达学习了刘家义、李干杰同志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上的讲话及《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有关篇目。
会议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修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从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创造伟大奇迹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出发,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认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对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体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
聚焦办实事解难题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连日来,河口经济开发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聚焦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走访调研活动,走企业、进车间,每到一处,他们都与企业负责人详细交谈,了解当前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计划措施和意见建议,着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开新局的实际行动。
河口经济开发区以创新驱动、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与企业同心同向同行。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充分释放“一区一港一站一室”溢出效应,创新机制办法,打通高能级平台打造、人才引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卡点堵点,真正做到“高端要素集聚在开发区、科技孵化在智汇港、创新驱动在各层面、成果溢出在全区域。
河口经济开发区投资230万元建设的党群活动中心现已投入使用,成为开发区党性主题教育的新阵地、党建引领发展的新平台、党建品牌展示的新窗口,为群团活动开展、商务洽谈、办公休闲提供了有效载体。
河口经济开发区投资500多万元建设的智汇港和企业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承担着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传统产业赋能升级、信息产业创新引领、开发区主导产业及形象展示等作用。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构建起业务管理平台和对外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创新与运营服务,实现开发区各要素“一张网”覆盖,各项工作“一张图”浏览,各项管理手段“一体式”应用,将为推动开发区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科技转化高效、成长企业集聚的经济“吸引力中心”和宜居宜业的发展新区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加强对接协调,心贴心实打实解决企业诉求,强化跟踪问效,全力创造最优发展环境。
为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河口经济开发区搭建起企业招聘平台,先后组织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胜利万和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东营瑞致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参加“东营-名校人才直通车”山东大学专场、山东理工大学等招聘会4场次;与山东化工技师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主动对接,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与山东理工大学、东营职业学院就业办对接,筹办开发区企业专场招聘会。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扩大企业吸纳人才范围,解决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问题。东营瑞致新材料有限公司、东营汇新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由于扩大生产遇到招工难问题,河口经济开发区主要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协调区电视台免费为这两家公司发布招工信息,同时协助河口区人社局、团区委为这两家公司设立招工专场,有效地为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目前,河口经济开发区已为17家企业解决了招工难问题。
为解决企业赌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3月22日,河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河口区科技局联合组织举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座谈会,来自开发区的胜利油田万和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胜利油田胜利石油仪表厂、胜利油田海胜实业总公司、山东胜利通海集团东营天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代表参加座谈会。企业有技术需求,专家有科研成果,点对点、面对面地精准对接洽谈。
为深入做好园区企业岗位支持工作,缓解企业技术人才短缺现象,推动职业培训更好地服务企业长远发展。3月27日,河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组织举办校企合作对接座谈会,邀请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孙晋东一行5人来开发区与富海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胜利油田万和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企业的代表座谈交流,精准对接。
为强化强强联合,促进共同发展。4月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胜利油田海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河口经济开发区成功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与胜利油田海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成功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全面、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在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现代金融结合,纾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4月13日, 河口经济开发区组织召开“科技贷”银企对接会,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和山东管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泰立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精准对接。
“为民办实事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我们要强化为民情怀,把学习党史与观照现实、推动工作更紧密结合,坚决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主动走进企业解难题,聚焦创新、聚焦人才、聚焦项目、聚焦产业链、聚焦营商环境,找准问题、抓住关键,把服务送到企业最需处、职工心坎上。真正“办实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好数字化改革的手段方法,建立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列出时间表和进度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实际成效增强企业和企业员工的获得感满意度。”河口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牟焕民这样说。
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口分局党支部
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党日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动员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各项任务在基层一线落到实处,4月15日,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口分局开展了“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党日。
会议伊始,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口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俊兵首先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为题,为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了一堂生动党课。
李俊兵紧紧围绕党的百年发展历史,从重要的历史节点切入,结合在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感人事迹,深入浅出的向大家讲解了党在发展过程中的光辉岁月,并结合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等伟大壮举,激励大家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奋力书写新时代河口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绚丽篇章。
随后,根据活动安排,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分别领学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篇目、《河口区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工作措施》等有关内容,组织观看了“我和我的支部”6部微视频和廉洁自律小故事。通过学习,大家纷纷表示将立足本职岗位,继续创一流、当先锋,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河口区义和镇:红色传承为民情怀
奋力书写幸福答卷
“俺们村新建的草编工坊投入使用了,坑洼不平的几条街道也修好了,俺们的草编订单也越来越多了,这就是党史学习教育为俺们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在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嘉和新村大牟红领劳务(草编)股份合作社,一谈起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在场的草编能手赞不绝口。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义和镇利用义和庄革命历史展馆以红色故事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以民生实事的落地落实书写幸福民生新答卷,推动了全镇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义和镇将义和庄革命历史文化展馆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挖倔,整理成了一个个红色故事,既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又增加了展馆内容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引起了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了解党史的兴趣和热情,义和庄革命历史文化展馆也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义和镇不仅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还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劲动能。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义和镇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聚焦城乡道路、产业发展、公墓建设等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确定了19项重点工程和实事项目,并制定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进度计划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集中攻坚,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干事创业强大动力,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村级,大力推进“三变”改革,对王集土地股份合作社、大英土地股份合作社、同合置业股份合作社等合作组织机构进行了充实完善,引导合作组织与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联姻结亲”,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推动原有产业提档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产量、销量,为群众致富增收注入新动能。
河口区人社局:在学思悟践中推动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河口区人社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总结经验、对照现实,立足人社工作实际,以扎实的工作、优质的服务取信于民,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在深处、干在实处。
一、秉承初心,承梦前行。
区人社局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人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制定完善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细化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配档表,稳步实施、循序渐进,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今年3、4月份,区人社局分别以“学党史固初心、办实事践承诺”“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为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各党小组结合自身实际,根据不同对象特点,制定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的党史学习计划。创新形式载体,结合人社领域特点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4月3日,组织全体党员赴新户镇开展现场观摩实践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4月14日,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省人社厅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认真学习刘家义、李干杰同志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专题学习读书班上的重要讲话,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二、握指成拳,合力攻坚。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从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创造伟大奇迹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实效。区人社局党支部积极对接双报到社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深入群众、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广泛征求群众对人社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做好问题整改和情况反馈。坚持“一体五联”党建工作机制,与市人社局上下联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3月30日,组织党员到东营革命纪念馆举行清明节前夕扫墓活动,共同缅怀那些为新中国洒热血、对共产党忠贞不渝的志士先烈。联合市人社局举行“阳光人社青年说”辩论比赛,从艰苦奋斗和创新发展的角度,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立足自身实际工作岗位,就人社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思维碰撞。
三、务实笃行,创新竞进。
人社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区人社局以“先锋人社”党建品牌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岗”模范带动作用,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人社工作实际相结合,真抓实干、创新突破,促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工作提质争效。3月10日,山东欣马酒业通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上服务大厅“退休一件事”网上受理平台办理退休申报,并由社保经办人员审核通过,成功办理退休一人,成为河口区“退休一件事”网上申办第一例。3月31日,区人社局联合区住建局对部分在建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检查,集中整治在建项目工程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根源入手推进治欠保支工作有序开展。4月9日,区人社局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2021年河口区退役军人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场招聘会,现场求职人员达到400余人次,13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区人社局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敬业奉献,把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人社工作的强大动力,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