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启动以来,团市委按照“1244”工作思路,紧扣“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一条工作主线,重点抓好团干部和青少年两个群体,突出认真学党史、感悟新思想、真情办实事、奋力开新局“四个关键”,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大比武”“四大活动”,努力推动全市共青团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提高政治定位,切实履行职责使命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通过召开动员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等形式,引导各级团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理解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做到了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肩上有责。
二是启动迅速及时。全市动员大会召开后,立即召开团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对共青团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各级团组织紧紧跟上、迅速落实,各级团干部带头学、走在前。目前,已组织动员全市3000余个团(总)支部、3万余名团干部和团员青少年参与学习教育。
三是推进务实有效。针对团干部、团员青年、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员等不同群体分层分类开展学习教育,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党史活动,推动学习教育对青少年群体全覆盖。
二、突出关键环节,提升学习教育实效
一是在学深悟透党史上下功夫。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联合市委党校组建“青马导师团”,定期在各级“青马学堂”进行党史学习辅导,强化青年骨干理论武装。目前已建成“青马学堂”29处,举办党史专题培训16期,培训800余人次。扎实开展网上“青年大学习”,开设“党史天天学”专栏,组织开展5期团员青年线上学习党史知识,青少年参与18万人次。
二是在青少年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广泛开展红色故事宣讲进校园活动,东营区和河口区团委举办青少年红色党史故事讲解大赛,广饶团县委为学生发放7万册《共产党宣言》读本,帮助青少年学史知古今、懂史明大义。创新宣传教育载体,策划开展致敬1921东青说、党团支部活力挑战赛、市直机关青年读书会等系列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引领的实效性。加大青年典型选树力度,开展“争做新时代东营最美青年”“两红两优”评选等活动,推荐3个集体和4名青年参评团中央表彰,充分运用榜样力量激励青少年向上向善。
三是在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坚持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习教育的着力点,升级打造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台“2.0~版本”,深入推进“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青鸟计划 汇智东营”、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东青创业扶持计划”等工作项目,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青年群众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已建成“希望小屋”6处、在建14处,帮助1600余名大学生达成就业意向,推出2亿元“东青基准贷”和2700万元“鲁青基准贷”,助力青年创新创业,推进东营区国家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试点建设,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
四是在解难题开新局上下功夫。组织开展“青春擂台”大竞赛大比武,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青春向网格报到”“安全生产青年当先”等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广大团干部争做求实务实抓落实的实干者,不断提升大局贡献度。其中,我市青少年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工作被《中国共青团》杂志专刊刊发,传阅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持续深化共青团改革,开展两新组织团建攻坚行动,着力推动村(社区)团组织换届,提升基层组织力和凝聚力。
三、强化组织保障,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推进,压实工作责任,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融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团的业务工作,强化对全市共青团系统学习教育的组织动员和过程督导,做好思想、组织、指导、宣传、机制等五项保障,做到上下联动、步调一致。
二是突出亮点特色。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精心设计“自选动作”,将组织化动员和网络化动员有机融合,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新媒体矩阵的影响力引领力,鼓励支持基层团组织创作党史学习融媒体产品,以新媒体手段增强学习教育效果,提升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及时宣传报道。注重总结推广基层团组织经验做法,加强与巡回指导组联络沟通,及时通过各级媒体渠道宣传我市青少年学习教育的经验做法。目前,已在中央、省市媒体刊发稿件12篇,向市委、团省委报送信息30余篇。
下一步,团市委将紧紧抓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大契机,丰富学习载体,突出工作特色,大力开展宣讲,广泛组织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少年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努力带动共青团各方面工作提升,以学习教育成果检验团组织整体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