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胶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是完成229个村庄治理任务。 对此,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胶州分局遵循村庄发展规律,根据地形地貌、流域断面、人口分布、污水水量、集体经济状况等治理现状和需求,下发《胶州市关于开展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巩固提升工作村庄信息清单》,进一步开展摸底调查,弄清村庄生活污水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选取处理技术和工艺,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对洗涤、洗浴和厨用后废水等各类灰水做到了应纳尽纳、应集尽集、应治尽治,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从“有效管控”到“有效处置”转变。同时为确保2021年全市重点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预期目标要求,持续改善胶州市水环境质量。胶州分局瞄准突出问题,抓好水质改善中间环节,全面抓好沟、渠、塘的综合整治,从长远出发解决黑臭水体问题。
胶州市创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模式,做到资金整合、任务整合、政策整合,把农村生活污水与黑臭水体治理相结合,通盘考虑镇(街)村污水处理设施空间布局,利用上级卫星遥感等技术排查和本级现场检查等时机,积极排查辖区内农村黑臭水体,并纳入国家生态环境部和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管平台。胶州分局主动跟进,积极与上级沟通协调,协调相关单位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提出具体可行治理方案,全面推进胶州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注重系统谋划、多管齐下,构建精细化运维的长效机制。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突出“谁建设谁管理”原则,通过机制建设推动管理维护落到实处。研究制定《胶州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试点市项目推进方案》、《胶州市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考核标准和细则》、《胶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明确职责、标明方向。并积极探索将农村河塘、沟渠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建立清捞、清污的日常管护制度,逐步形成长效治水护水机制。
胶州分局将继续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动态监管,建立治理台账,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闭环处理。积极开展试点示范,通过竞争性评审工作机制,筛选代表性较强、治理任务较重、积极性较高的地区,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体净化、水系相通等措施,尽快形成农村污水治理攻坚“一张图”,全面形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住源头、齐头并进、正向循环的良好局面。
来源:胶州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