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新华社旗下微信公众号新华视点刊发《预付数百万元交房遥遥无期,多地楼盘烂尾频发有何内幕?》文章,点名泰禾等多个知名开发商项目烂尾,质疑预售款监管制度成一直空文,当晚,“多地楼盘烂尾”话题冲上热搜榜第6位。
新华视点指出,近年来,各地严控房地产融资。于是,一些开发商挪用购房预付款“拆东墙补西墙”,高负债、高杠杆拿地卖房。当“十口锅五个盖”的游戏难以为继,购房者就不得不为开发商的挪用行为“埋单”。去年以来,福晟、泰禾、华夏幸福、协信等多家标杆房企均出现债务危机,它们在全国多地开发的楼盘出现烂尾或面临烂尾风险。
该篇文章提到的烂尾项目涉及三盛宏业旗下的上海市浦东新区颐盛御中环二期,太原泰禾金尊府、泰禾“大城小院”等项目,更将烂尾原因指向开发商挪用业主预售款,矛头同时也指向对这些资金进行监管的银行。
泰禾上海大城小院的业主反映,2020年他们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的维权之路,本以为已经跟泰禾、债权人、监管银行达成一致,谁知道,该项目卖出的剩余货值,最终再次被泰禾洗劫。上海大城小院的复工被“泡汤”了,据上海业主反应,泰禾利用影子公司作为总包,玩左手倒右手的游戏,监管账户上的钱,并不安全。至今,他们仍在维权的道路上。
同样的事情央视财经频道于2020年年底也做过专题报道,北京泰禾丽景家园的400位业主2018年花了上千万元买的房子,离交房只剩8个多月时间,整个项目还有相当一部分楼栋只挖了个基坑。而泰禾违规挪用了数十亿首付款去还债,其中,10多亿用来偿换中国华融旗下芜湖融普明投资中心的债务。
根据对烂尾盘泰禾“大城小院”业主的信访受理回复,上海市房屋管理部门认为,银行违反监管协议,未按协议履行监管责任,引起欠薪、欠工程款等经济行为的情况,应由银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金融监管部门严肃处理。
去年福晟、泰禾爆雷,今年华夏幸福、协信爆雷,眼下这些房企正在积极化债,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万科泰禾四大AMC
成立资管公司支持复工
一度深陷债务漩涡的泰禾,正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慢慢走出泥潭。最新的消息是,万科泰禾组建的资产管理公司即将落地上海,管理层多为万科系高管,不属于泰禾体系编制。
万科与泰禾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将对部分泰禾项目进行托管,目的在于梳理并盘活泰禾旗下的部分资产,此外,万科与世茂均非直接承接相关企业的债务问题,只是通过参与纾困平台的经营对项目资产进行盘活,让相关企业形成自身良性运转以解决债务问题。
3月18日,泰禾集团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提出的“北京院子二期什么时候复工”问题时指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全国各地项目复工复产工作的启动。停工主要原因是公司出现流动性紧张,工程款支付和相关设备的采购付款不到位,造成部分施工环节停滞,从而导致整体施工进度受影响。
复工复产是泰禾当下的最主要任务,南京金尊府等项目已陆续复工。
与此同时,公司的资金状况也得到一定改善。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398.50亿元,低于去年10月23日的487.10亿元。
华夏幸福违约370亿和解178亿
据《财经涂鸦》消息,近日在华夏幸福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华夏幸福表示已有约120 家债权人已加入华夏幸福债委会,占其境内全部有息负债的54%,银行和非标类共有 51 家债权人加入债委会,债券管理人有 6 家加入债委会。
此外,目前共有44 家债权人、83 个项目实现了展期和解,涉及金额178亿元。
而债委会目前已经聘请中介机构大成律师事务所以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作为法律以及财务顾问,已开始进驻华夏幸福展开尽职调查。经营情况来看,华夏幸福的住宅业务方面元旦以来复工 85 个项目, 产业新城业务方面元旦以来完成复工 66 个项目, 招商方面累计招商签约项目 11 个。
协信危机尚无实质性进展
3月9日,协信集团子公司协信远创一只私募债“18协信01”到期未兑付。此前协信远创资金高管离职,部门震荡,有几名员工被带走协助调查。调查显示,协信逾期需偿金额超过60亿元,有银行已经向法院申请冻结和查封了协信远创相关资产。
协信是重庆老牌房企,论专业能力,它在2000年以前比龙湖还要好,虽然比龙湖、金科起步高,但在企业运作上没有抓住机会,尤其是团队震荡,极大地影响了协信的发展。
截至2020年中期,协信远创流动负债456.73亿元,其中短期债务158.82亿元,货币资金完全不能覆盖,利息保障倍数为-0.58倍。以“三道红线”衡量,期末净负债率191%,现金短债比0.17,踩中两道红线。
在平安银行、农业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处,协信远创还有310.17亿元的授信额度,其中平安银行高达百亿元。但鉴于协信远创目前的处境,这些额度能否拿来“救火”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