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抓落实”成为一种风尚
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执政能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的重要检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争当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标杆和典范。
实践证明,但凡抓落实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力度大的,这个地方、部门、单位的工作成效就比较显著;反之,则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彰,甚至可能出现这样那样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出现的工作抓不落实的反面典型,损害了当地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滋生了形式主义、官像主义,影响了中央大政方针的落地落实。可以说,不重视抓落实、不敢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折射的是干部作风问题。这就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教育党员干部强化落实意识、保持实干作风,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好工作落实。
抓落实首先要压实职责任务。职责清晰、任务明确是抓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厘清权责边界,抓落实才有依据,才能破解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责任“甩锅”等现实问题。对领导干部的职责,《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等有关文件规定得非常清楚,必须抓好贯彻执行。抓落实其次要明确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既是抓落实必须紧盯的“目标”,也是衡量抓落实成效的“标尺”。工作标准明确,抓落实才有方向,考核评价才有尺度。古人讲,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工作标准定得适当高一点,让大家“跳起来摸得着”,工作成效也就会好一点。抓落实还要健全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化推进机制,把工作任务转为一个个项目,定任务、定责任、定方案、定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去管、去盯、去干;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充分发挥督促检查的“指挥棒”作用,及时发现处置工作中的问题和疏漏,确保政令畅通、行动坚决、执行有力。
抓落实的成效最终要靠实绩来体现。要鲜明实干实绩工作导向,一方面要让抓落实成效显著的干部得实惠、受重用、获奖励,另一方面要让抓落实不够、不抓落实的干部挨批评、作检查、受处罚,只有人人都崇尚实干,才能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作者:刘妍)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32540官方证实大熊猫宝新已去世 死因正在调查
- 221720山东潍坊:2021年5月31日后依法生育的三孩免费读公办高中
- 319947国家卫健委:新版出生证明4月1日启用
- 412734城管看到摊贩的鸭子,上去一脚给踩死,全程视频被曝光
- 511662航行警告!南海海域军事训练
- 611288许国利被执行死刑
- 77733南华大学再回应“网传何某某有关违法违规问题”:给予该生开除学籍处分
- 86924时隔324天谷爱凌回国 落地上海直奔健身房
- 114432时政新闻眼丨习主席访俄第一天,这些重
- 212280洪都拉斯外长称美国“尊重”洪同中国建
- 37900应勇已任中央政法委委员 此前其当选为
- 45680日本首相突访乌克兰 中方:希望多做有
- 55281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主席车队抵达俄罗斯联
- 64379朝鲜超140万名青年报名参军
- 72858通讯:“习近平主席是有独特人格魅力的
- 82828韩国邪教教主,被香港女生送进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