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七大煤企年内有1323亿元债券到期,4月和7月是两次“大考”。
潘功胜回应称,人民银行将积极支持山西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提供支持保障。
与此同时,14家金融机构与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带领的能源类省属企业负责人4月9日举行研讨会,国资运营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巍表示,希望各类金融机构继续大力支持山西省属国企的债券发行,帮助宣传山西坚守风控底线的晋商传统,同时加大双方在市值管理、股权激励、债券交易等资本市场运作方面的合作力度,实现互利共赢。
山西省政府对煤企一如既往“站台”,包括重组整合、公开表态、与金融机构座谈等,与永煤违约后山西煤企一级市场遭遇寒冬有关。
据广发证券刘郁统计,七大煤企中,二级市场估值最为平稳的焦煤集团,净融资在2021年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其余煤企的净融资均转负。同时煤企年内还有1323亿元债券到期,4月和7月是两次“大考”。
从利差来看,永煤违约后,各煤企利差走扩幅度更加受到自身盈利能力及债券短期到期压力的驱动。表现为焦煤集团和晋煤集团的利差较为平稳,保持在200bp以内;同煤集团的利差大幅走扩,从不到200bp上行到600bp以上;其余四家煤企的利差,基本是从200bp左右上行至400bp左右。
往后看2021年4-12月,4月和7月仍是山西煤企债券的到期大月。分主体看,同煤集团的到期压力集中在5月和10月,晋能集团4月和7月到期较为集中。而焦煤、晋煤和山煤集团的到期规模都不算大,并且月度之间较为分散。
刘郁指出,总体来看,对于山西煤企而言,现阶段与2016年的差异主要在于所处盈利周期和债务周期的不同。2016年下半年,山西煤炭债的恢复呈现整体性,主要由于煤价由价格低点大幅上涨,带来盈利整体明显改善的预期,叠加副省长站台的信心提振。目前,煤炭价格处于高位震荡,盈利增长的预期弱于2016年。此外,经历了供给侧改革,山西煤企之间的分化也有所加剧,盈利能力分化,存量债的增幅差异化,所面临的的债务压力也不同。
此外,山西煤企重组整合,短期内直接受益的是山煤集团,被合并为焦煤集团全资子公司的利好,带来2020年5-11月利差明显压缩。受永煤事件影响,山煤集团的利差也出现了走扩,往后看其到期压力较小,有一定挖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