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某项目工地民工代表专程来到利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送锦旗。他们激动地说:“真是太感谢人社局的同志们了,帮俺们要回了拖欠的工资!”据悉,春节过后,利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处理某项目工地包工头宋某拖欠5名农民工工资信访问题时,宋某因资金问题采取躲避、不认账、不接电话等形式拒绝配合处理,工作人员在安抚农民工情绪的同时,及时前往工地向施工单位、承建企业调查了解情况。在与宋某多次协商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有关规定,启动清偿程序,责成由施工总承包企业清偿,第一时间支付了5名农民工工资,快速高效处结了此欠薪信访。
“封闭”源头抓防范。为切实防范化解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利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制定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十六条措施,印发了《2021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要点》,分别从16个方面和24个方面明确如何保障、怎么监管、谁来承担主体责任、欠薪后由谁清偿、违反《条例》后怎么处罚等各项细节,建立完善了建设方、总施工方、转包方层层建立实名制管理、电子考勤、工资银行卡按月发放等制度,夯实了责任,为全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奠定了基础。
“抱团”聚力抓联动。针对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乡镇街道及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司法部门联动、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检查办案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格局。特别是对纳入省市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的项目,全方位开展联合指导、检查和督导,及时发现和纠正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预防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全省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四项考核指标均为100%。
“刚柔”并举抓清偿。2020年5月1日前未施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欠薪,特别是超过劳动监察时效的欠薪案件,重点采用“说情法”,协调企业负责人,通过换位思考方式,用情动心、用心动情加以解决。对《条例》施行后的欠薪案件,重点采取“讲法法”,到逐个施工企业宣传《条例》,讲明白清偿责任,让企业认识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严重后果和所承担的主体责任。在处理欠薪案件时,毫不留情,严格按照《条例》规定清偿,即使已经支付给包工头或施工队长,只要农民工拿不到工资,照样让施工总承包企业清偿。据不完全统计,欠薪平台反映的56条线索已全部按期办结,办结质量、效率和农民工满意度均在全省、全市前列。
一面面锦旗,就是对农民工和社会各界对人社部门工作的肯定和褒扬,更是对下步工作的鞭策和激励。“农民工的‘血汗钱’不能有任何闪失”是人社部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全县人社干部将砥砺前行,持续用力,为维护劳动关系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