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国华融(02799.HK)发布停牌公告称,将于今天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因此与该公司有关的所有结构性产品亦将同时暂停买卖。
就在前一日,本应披露年报的中国华融并未如期发布2020年业绩公告。
而在停牌公告发布不久后,中国华融再发公告称,将延迟刊发2020年度业绩,因公司相关交易尚待确定,审计师需要更多资料和时间以完成有关2020年度业绩的审核程序。2020年度业绩的预计公布日期需与审计师进一步确定,将另行公告。
由于公告语焉不详,引发了各方的担忧。
4月1日下午14:30,中国华融面向分析师和投资者召开了一个线上的说明会,由目前代行总裁职务的副总裁王文杰带领部分高管回答问题。
据了解,该会议仅8分钟就结束了,回答了来自、美银、的分析师和投资者三个问题。
至于为何延期发布业绩报告且未公布未经审计的业绩数据,王文杰表示:“主要原因是相关交易尚待确定,还需要核数师确定。董事会经过审慎研究,认为不宜刊发本集团2020年度未经审核的管理账目,可能无法准确反映集团的财务表现和状况,并可能造成混淆误导股东和投资者。”
具体的业绩报告发布时间,中国华融高管称,该公司正在与审计机构合作,提供审计机构所要的文件和数据,具体时间还需要与会计师事务所安永确定,一旦确定会第一时间公告。
目前华融的经营业绩如何?该公司高管称,由于中国华融尚未发布2020年业绩,还在静默期 ,不能披露相关业绩和财务情况。
不过他安慰投资者:“我想说,目前的公司经营正常,各项业务正常开展。一是华融经营工作都是按照计划进行,正常开展,按照国家对AMC的功能定位,服务实体经济,化解金融风险。二是华融的业务是有市场的,监管要求对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进,2017年至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8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的总和。我们的主业就是不良,我们的业务是有市场的。三是服务实体经济有现实的需要,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及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推进,企业纾困、公司并购重组、破产重整、夹层投资等业务需求不断增多,有利于中国华融问题企业重组业务发展,进一步发挥金融救助功能,服务实体经济。”
不过这一说明会并未完全打消投资者的顾虑和担忧。
AMC中仅中国信达和中国华融上市,按照往年规律,两家年报几乎是前后脚发布,即便前几年,中国华融利润暴跌90%,也依然未影响其正常发布年报。此时突然延迟年报加上突然的停牌,业内传闻:中国华融可能进行重组。
虽然近几年来,四大AMC要进行合并重组的消息断断续续,总有传闻。
受“赖小民事件”影响,中国华融近几年来一直处于转型剧痛中。
中国华融此前发布的2020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去年上半年实现收入总额人民币456.8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6%,实现净利润7.9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1.8%,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7%。
对于中期业绩下降,财报表示:一是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持续压降非主业无优势业务的影响,集团除不良资产外的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较去年同期进一步下降;二是受2020年上半年资本市场表现不及去年同期影响,集团持有的部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较多。
业绩不济之下,中国华融的股价表现较2018年相比已跌超7成,在2020年甚至多次跌成“仙股”,当年一度跌至0.748港元/股。最新股价为3月31日收盘价报1.02港元/股,市净率为0.29。